期待新城建设多场景融合的免费乒乓球场
薛晓波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6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薛晓波
近日,舟山市体育中心乒乓球馆开启试运营,免费开放的举措,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体验。这一现象,直观反映出舟山市民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也凸显出公共运动场地供给不足的问题。
在定海,海山公园、长岗山公园的户外乒乓球场地,从最初的寥寥几个球台,逐步发展为设施完善的运动区域。其多场景融合的特性,让市民们随时能享受乒乓球运动的乐趣。相较之下,新城乒乓球场地多设有一定的门槛,并且缺少多场景融合的场地,这无疑抑制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了城市活力的激发。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许多城市在打造开放式乒乓球场地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成都的社区乒乓球长廊,通过巧妙的景观化设计,将乒乓球运动与社区环境有机融合,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运动场所,还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成为城市的 “网红打卡点”。广州流花湖公园的乒乓球场地被茂密榕荫覆盖,形成“运动+自然”的独特场景。公园定期举办“流花杯”乒乓球赛,带动周边餐饮、零售店铺客流增长,通过“运动+生态+商业”多场景融合激活了城市活力。
新城完全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探索从“单一功能” 到“多元场景”的融合路径。比如,在梅花公园、翁浦公园开辟免费乒乓球场地。同时,将乒乓球场地与茶山浦水街等文化地标深度融合,打造“运动+文旅”的全新场景。这样一来,游客和市民在游览文化地标的过程中,能够随时参与乒乓球运动,感受运动与文化碰撞的独特魅力。
此外,政府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免费乒乓球场地周边,增设咖啡吧、休憩区等消费场景。通过商业反哺公益,一方面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配套服务,另一方面确保场地的维护和管理资金充足,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此,新城的免费乒乓球场地,将不仅仅是运动的场所,更会成为城市活力的聚集地、市民交流的新平台。
期待新城能够早日建成更多多场景融合的乒乓球场地,让这片场地成为新城又一道亮丽风景,为市民健康生活与城市活力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