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船岸同查”发现船舶灭火系统失效
出具报告的检测机构被倒查
记者 王倩倩 通讯员 印卫圣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07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近日,舟山海事局在对一艘外籍油轮开展港口国监督检查时,查到一处因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重大安全隐患,随即首次启用“船检安检一体化”工作机制,对检测机构实施责任倒查。
8月26日,舟山海事局执法人员对停泊在秀山东锚地的该外轮实施PSC登轮检查,发现该轮消防救生设备已于8月21日由我市某检测机构完成检测并出具了检测报告,8月22日由RS船级社完成换证检验并签发证书。然而在深入检查固定式灭火系统时,执法人员发现该轮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大钢瓶瓶头阀驱动管系、主释放阀驱动管系、机舱和泵舱释放阀驱动管系均未连接,导致整个系统完全失效。这意味着一旦发生火灾,这套最重要的灭火系统根本无法启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认定该隐患已严重危及船舶、人员和环境安全,随即对该轮实施滞留处理。同时,根据《被认可组织责任判定导则》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倒查,发现该机构对该轮的检测中存在检测视频不完整、检验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海事部门责令当事船舶立即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解除滞留,并对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同时,将该情况通报相关船级社,要求加强检验质量管控。
这是舟山海事局推行“船检安检一体化”监管模式以来的“船岸同查”成功实践,其创新监管模式打破了传统“就船查船”的单一模式,将监管链条延伸至岸基支持单位,实现了全过程监管。
“通过责任倒查,推动第三方检测机构真正落实质量主体责任。”舟山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建立了船检、安检信息互通、执法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监管合力,并通过曝光典型案例,警示整个行业,推动检测服务市场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