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物流困局舟山有“招术”
海客谈 | 闻武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3日 第 02 版 )
金钵盂岛上,“客货邮专线”以每日一班的稳定频次,正悄然改写悬水小岛数十年的命运———运输成本直降20%,生活物资精准直达,给企业生产吃下“定心丸”。这不仅是金钵盂岛的福音,更是我市破除物流壁垒、激活经济血脉的生动实践和有力印证。
长久以来,物流困局如同沉重的锁链,束缚着海岛的发展潜能。然而,困境亦孕育创新。舟山以坚定的决心,挥动创新之斧劈开物流迷障,从海面到低空,编织起一张日益立体的物流网络。金钵盂岛的“线上预约+线下配送”模式整合碎片化需求。普陀公共保税物流园区打造“1小时海事服务圈”为企业减负增效。最具突破性的当属长三角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试验航线,串联沪舟甬沿海节点,并计划延伸至宁波,形成覆盖舟山群岛的低空物流网络。无人机从岱山县高亭镇的一个无人机起降点腾空,数分钟内抵达周边岛礁,一举击碎恶劣天气桎梏,实现孤岛工程项目物资输送“零的突破”。这些探索无不彰显我市破壁攻坚的智慧与成效。
物流困局破壁,其效立显。金钵盂岛上的企业采购成本骤降20%仅是冰山一角。无人机航线为绿色石化基地等重大项目注入“血脉”,保障国家战略工程推进。其深远意义更在于,物流网络已成为区域发展的坚实骨架。我市获批的10条沪舟甬低空航线如珠链串联,联结沪舟甬核心节点,为物流大通道、应急救援、海岛旅游提供基础支撑。物流畅通,让“向海开放”的舟山正从地理边陲跃升为联通长三角、辐射更广区域的战略枢纽,正以物流为笔,在万顷碧波上描绘区域协同共富新图景。
当然,物流的创新突破成果可喜,未来之路仍需蹄疾步稳。要让立体物流网更密、更畅、更强,成为驱动海岛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舟山尤需在深化技术应用覆盖、强化枢纽功能服务、优化政策与营商环境、促进产业融合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
展望未来,唯有持续深化创新、完善网络、优化环境、促进融合,方能使物流成果转化为区域竞争新优势和共同富裕强大动能,让舟山群岛在碧海蓝天间,奏响更加壮丽的向海图强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