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不让志愿者负重前行
海客谈 | 明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03日 第 02 版 )
普陀区大干社区新居民灭蜂队的应急车车龄偏大、故障频发,多次修理后已无法上路。获悉这一情况后,热心市民慷慨解囊,一周之内已募集爱心款88500元,足够选购一辆全新的皮卡车用于灭蜂(据《舟山晚报》7月24日报道)。杨秀青队长表示:“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坚持到底。”而对社会而言,有必要为灭蜂队减轻压力,不让这些志愿者负重前行。
大干社区新居民灭蜂队已坚持义务灭蜂十多年,在为市民排忧解难中收获了全社会的赞誉。这次听说灭蜂队“战车”瘫痪,人们纷纷伸出援手。热心市民傅海文一人就捐了30000元,另两位市民翁先生和魏先生分别捐出1000元和500元,浙江金辉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集体筹了7000元,企业总经理彭通明更是拿出了50000元。募捐尚未全面展开,购车款便已筹足,充分说明了这支义务灭蜂队深得人心、广受支持。
开上了新车,灭蜂队自然会跑得更欢。但与此同时,志愿者们是否会背负更重的心理压力?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新居民志愿者为社会义务灭蜂,随着知名度提升接到的求助也在不断增多,难免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现在开上了爱心款购置的“专车”,似乎更应做到有求必应,万一有应接不暇的时候,或者与本职工作发生冲突,这可如何是好?
公益事理当大家做,这样才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纷纷捐款帮灭蜂队购车,说明在灭蜂这件公益事上也凝聚了众人的力量。即便如此,长期由大干社区新居民灭蜂队承担繁重的灭蜂任务,从长远来看他们依然难以承受。毕竟,这些新居民志愿者首先得打工赚钱养家糊口,而不宜一心扑在灭蜂上。
有时间、有余力就去做志愿者,这才是应该提倡的志愿精神。也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人轻松加入志愿者队伍。因此,在为灭蜂队装备“战车”的同时,全社会还需尊重他们的付出、考虑他们的困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居民住宅一旦出现马蜂窝,不及时消除就会危及人身安全。要确保灭蜂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除了仰仗志愿精神,还得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物质支撑。大干社区新居民灭蜂队无私奉献十余载实属不易,不该让他们一直负重前行。通过政府以奖代补、社会慈善捐助等形式,让这些志愿者在灭蜂中获得常态的经费保障乃至合理的经济回报,不失为可持续发展之道。
事实上,其他的公益活动同样需要正视经济考量。很多志愿活动都是社会常态需要的,但由于时间、精力、经费所限,不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志愿者只能间断参与。如能改变“谈钱即俗”的传统观念,将无私奉献与有力保障相结合,志愿者的脚步就会变得轻松,这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