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棵茉莉花

鱼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24日 第 05 版 )

  □鱼享 文/摄

  风吹进了我家阳台。这几天雨丝、雾和阳光抢场子,阳光胜出,她露出了加倍温柔的笑脸。早上在阳台看望花草,忽然发现,茉莉细细的枝条,几个芽点鼓胀,泛出绿色来,应该是要长新叶了。这是去年秋天老茉莉修剪下来的枝条扦插的,现在新植株要用绿叶来迎接春天的到来了。

  于是我想起了送我茉莉的老田伯。

  那一年,因为工作需要,我们一批人被抽调到一起,在一个叫南岙的地方办公。其中有位姓田的老师傅,再过一年就退休了,但还是负责着审核校对的工作。他个子不高,脸有点黑,经常穿一套军绿的衣服,平时不大说笑,大家喊他“老田伯”。他喜欢钓鱼,午饭后,另两位同事在办公室里午睡,他就去办公楼对面的山塘里钓鱼。

  有一天,经过他们办公室门口时,一缕茉莉花香把我引了进去。只见一株种在青花瓷盆里的茉莉,叶子绿得发亮,洁白的花朵缀满枝头,原来是老田伯搬来的,大家都赞叹不已。他说是自己种的,工作以后,不知怎么就喜欢上种花了,一种就近40年,家里都放不下了,就在单位种。办公室里摆满了,就摆到单位的后院里。他说,种的都是“平头百姓”类的花草,只要长得精神,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就算“胜利”了。谁跟他要,他都乐意给。分株的,采种子的,送整盆的,都行。他说自己种的,没花啥本钱,能让别人喜欢,能让花草有个好去处,怎么说都是件好事。

  他被抽调过来后,只能星期天回去看他的花草了。花草们倒也像独立了的孩子,长得依旧好。后来,大部分单位都统一搬到了行政中心办公,他们单位也是。同事们知道他反正也没地方摆,就每人几盆搬回家去。他自己也留了两盆,一盆茉莉,一盆石榴。

  我和小金叫起来:“老田伯,你早说的话我们也要!”他“哈哈”笑起来,爽快地说:“你们真欢喜的话,这两盆搬去好了。”我心里不由响起一个旋律: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这是小时候我家门口广播里经常播放的歌曲,也许那时就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喜欢茉莉的种子吧。正好小金说要石榴,我就拥有了那盆茉莉。

  喜欢是一回事,养护好又是另一回事。老舍先生爱花,也爱养花,先生说,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牢记老田伯的叮嘱,阳光、水分、施肥、除虫、修剪,一板一眼,认真对待,还从网上去了解养护茉莉的知识,甚至加入了一个养花群,碰到问题虚心地向群友请教。一年后,老田伯退休了。虽然同在一个岛城,却至今都没再遇到过。他送我的茉莉,在我家过得还算不错。新芽在春天里萌发,花朵无惧炎夏,一直开到中秋,在半休眠的冬天里,枝条就像一幅工笔画。它获得了我们全家的喜爱,包括我家一只名叫“小傻瓜”的虎皮鹦鹉。我们把笼子放到茉莉花下,移开笼门,“小傻瓜”跳出来,在茉莉枝上走来走去,咕咕叫唤,歪着脑袋,啄食叶子,闻着花香,哪还会想要飞走。

  茉莉像一把撑开的伞,从小号伞到中号伞,再过一年,就要成大号伞了吧。看着秋花过后修剪下来的一些枝条,总觉得扔掉有点可惜,我就学着扦插了一些。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那些扦插的枝条成为了一棵新的茉莉,在这个春日的早上带给我别样的欢喜。我把老茉莉从花架上搬到搭在阳台外的台子上,让它能晒到更多阳光。望着眼前的茉莉,我总是不自觉地想起那个在叫南岙的地方上班的时光,那时办公楼对面有个山塘,送我花的老田伯经常在那个山塘里钓鱼。那时的我比现在的我年轻,脑子里经常会冒出一些现在不会再冒出来的念头……

  如今,我想把这些新生的小茉莉送给你,也许你也能把它养成一棵中号茉莉、大号茉莉,它会带给你清新和美丽,还有一些关于时光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