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心头的好
妖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6日 第 04 版 )
□妖微
朋友问,茶与咖啡,你更爱哪个?让我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我一时无措。
家中有一屋子的器具,多是与茶和咖啡有关。除却各种容量与材质的杯子,还有泡茶的壶与盖碗,做咖啡的自动冲泡机、磨豆机、手冲壶、摩卡壶……它们虽同处一室,却有着“楚河汉界”,各为所用,互不越界。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我生活中一直存在。儿时看奶奶在灶头用铁锅炒制绿茶,炒好晾干后放铁皮筒里储藏,大人们想喝时抓上一小撮,放饭碗或玻璃杯中用开水一冲,绿幽幽的茶汤便显现出来。
渐渐地,我发现人们对喝茶讲究起来,茶叶的产地、生产日期、制作工艺、冲泡方式等五花八门,早已超越原先认知,直叫人感慨其中的博大精深。街头巷尾的茶馆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我跟着朋友喝过几次后,便购置了茶和茶具,毫无抗拒之力地入了坑。
闲暇时去上茶艺课,得知要从泡茶之仪规学起。向来认为那种花哨的仪式应是为表演所用,而我学习的初衷是了解各种茶的习性及如何更好地激发出茶的味道。我跟着老师学习茶道中的各种动作,了解了其中所传达出的关乎尊重、礼节、修养等用意后,便放下偏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且不说茶的功效,独饮或以茶会友时,往往喝的不只是味道,更是视觉与味蕾的共舞,是心情与意境的享受。遵守泡茶之仪规,以茶人轻柔的动作、淡定的神情营造出的平和雅致,自能赏心悦目,使饮者放松身心。
说来也巧,我上茶艺课的地方是上下两层的店铺,分别由两位老师打理,一楼做手冲咖啡,二楼是日式茶室。我和手冲咖啡自此结缘。
第一次喝咖啡,用现在的话说,纯属一种装。青春年少时受朋友邀请来定海的茶吧小坐,朋友要了菊花枸杞茶,我要了蓝山咖啡,因为正好看过的一部电影中,多次提到这款名字“洋气”的咖啡,感觉一定是人间至味。结果,只喝过雀巢那“味道好极了”的咖啡饮品的我,硬着头皮将这杯数量不多、苦得令人咋舌的咖啡喝完,还保持淡定,有种很懂行的感觉,然后是半宿的失眠。
街上的咖啡店逐渐增多,喝咖啡成为一种新风尚。我每天会喝上一杯,不再为了装,而是真的爱上了咖啡的味道。如果说有一种食物,能超越嗅觉与味觉的感知,传递出或慵懒或缠绵或愉悦或冲动气息的,我想,唯有咖啡。那时以喝咖啡与牛奶融合的拿铁为主,偶尔尝试美式。接触到手冲咖啡后,我开始觉得这种自然的、带着果实酸甜口感的,才是咖啡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
茶,南方之嘉木。咖啡,植物果实的种子。从宽泛的角度讲,它们都属于树木的一部分,吸纳了自然之灵气,用流传千年的经验和工艺制作而成。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茶,是意境营造的产物,注重仪规,关注饮茶时身心平静、安宁的体验,是感性的。咖啡是精准的产物,每一种萃取方式都要有适度的参数支撑,是理性的。茶与咖啡,一静一动,感性与理性并驾齐驱,都是我心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