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黄泥岙的深情守望
陈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02日 第 05 版 )
□陈瑶
霜降过后,天地间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海岛的天空呈现出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这样的季节,最适宜探寻岛城周边的乡野村落了。
车子行驶在东海百里文廊盐仓段时,一股清新的绿意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黄泥岙古村”五个字的牵引下,不期然遇见了一座藏在深山皱褶里的村子,似有一点仙风道骨的味道。
黄泥岙古村位于盐仓虹桥水库的东南侧,两座高山夹峙其间,似乎与世隔绝,却也绵延生存了几百年。黄泥岙,名字素简拙朴,恰如村落天然原始。
海岛古村落的风貌大抵相仿,老旧的石头房子,带着同一种特性,那就是见证着岁月的沧桑。有时,我也不想弄清楚古村落的来龙去脉,只是享受一种置身于古老光阴中的静谧。
沿着一条石板路,走进村子,路边竹影婆娑,似穿梭在时光深处。不过,这里曾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古驿道,也是从前村民走出黄泥岙,去看外面世界的唯一村道。半路上,有一座名为“村口茶铺”的石头房子,咖啡香从窗户里飘出来,瞬间让这个清幽的小村子,多了一点文艺气息,也让古村焕发了新活力。
原来,这“村口茶铺”是一位90后苏州姑娘在打理。这里就像古时候的驿站一样,小小茶铺里有茶,有甜点,也有咖啡,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大树底下放着几把老式的竹椅,若是走累了,可以坐下歇歇脚,稍作休憩。喝着咖啡,品着茶,吹着山野风,惬意地坐在竹椅上,就像坐在带着印记的旧时光里,不闻车马喧,只听鸟鸣声。
一条山溪从山坡处顺流而下,穿过石桥,汇聚成一汪清澈碧绿的水潭,淙淙流水声,打破了古村的沉默厚重,却又汩汩不息流淌着生命力。每到夏天,水潭边总能吸引很多家长和孩子纳凉、游玩。溪水边的草坪上搭起帐篷,摆上露营桌椅,大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躲进大自然的怀抱,喝茶、聊天、吃东西。而孩子们在山林中玩耍,拿着水枪嬉闹,在水潭中划船,体验了不一样的乡野童趣。不经意间,竟给这片寂静的山林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潺潺溪流,终年不竭,为古村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溯溪而居,小溪流水的环绕,水与石屋相映成画。溪床下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荣沿革,从清乾隆年间的人烟渐起,历经鼎盛浮沉,如今留下的深宅大院,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深情地守望着黄泥岙古村。
村里保留下来的这座阮家大宅,具有明清建筑风格,巍峨高大的台墙门,矗立于山林间,其气势并不逊色于城里的大宅门。老宅任由时间侵蚀,藤蔓爬在围墙上,青苔铺在瓦砾间,蛛网结在木窗上,这些岁月遗留下来的道道印痕,依然清晰可见。
墙门上的精美灰雕图案,镂空的石窗,粗壮的廊柱,斑驳的青石板,宽敞的院落……所有这些都镌刻在时光的河流里,承载在曾经华丽的记忆里。据村里的老人说,大宅的主人名叫阮孝生,年少时随亲戚走出黄泥岙,闯荡到大上海,凭借自己的活络头脑,又肯吃苦耐劳,靠在上海滩做煤炭生意发家致富。后来,花巨资在老家建了这座豪宅,又出资给村里修路修桥,可算是光耀门楣,也让深处大山里的黄泥岙村轰动一时。
黄泥岙有很多古树,扎根在柔软细腻的黄泥中,树冠如伞,枝繁叶茂,苍翠劲拔,向天空伸展枝丫,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洒落一地细碎的光影,就像一点一滴金色的鳞片。那些古树仿佛能触摸历史的刻痕,一圈圈年轮记录着光阴。村民们相信,古树是有灵性的,能够保佑一方平安,为他们带来福祉。
古老的大宅,悠长的溪流,参天的古树,还有安静的时光。这样朴实无华的古村落,是岁月赋予人类的珍宝,更是我们回归本真,守望心灵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