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图书馆 精神灯塔

妖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0月08日 第 05 版 )

  □妖微

  定海西大街曾是定海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城隍庙前更是人头攒动。小小图书馆似大隐于市,隐于此。

  我沿着历史的足迹,去瞻仰这座闪耀着荣光的图书馆。

  踏过西大街悠远古朴的青石板路,拐过一堵挂着“城隍庙前”标识的红砖墙,一条狭窄的水泥路出现在我眼前,两排低矮的黑瓦房背朝路面对立着,右边一座并不起眼的硬山顶黑瓦平房,就是当年“小小图书馆”旧址。

  房子朝向水泥路的后墙,由不规则石块垒成,三扇窗户沿路开立,里面的木头窗格很是陈旧。正门所在的墙用青石块作墙脚,墙面以白石灰粉刷,黑色的霉斑攀爬出岁月的痕迹。

  因大门关闭,我无法进入内部,从墙面挂着的介绍中得知,里面是由正馆和东厢房组成的院落,建筑面积约74平方米,正馆正对着大门,共三间房,面积约70平方米,应该就是图书馆主要的活动场所。从墙角“张姓己墙”的墙界碑可以看出,房屋曾是张姓的民居。

  时光倒流至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序幕。“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定海虽处偏僻海岛,却从不缺乏有志之士。当地进步青年、在校师生、工商界人士与从上海返乡的知识青年组成抗日救亡宣传队伍,通过演讲、歌唱、演话剧等方式,试图唤起民众的抗日情绪。同时,他们大量传阅进步书刊,激起了更大的抗战热情,于是,成立图书馆的想法应运而生。经过艰难筹备后,同年10月,以“小小”命名的图书馆在定海县前街13号正式成立。三个月后,馆址迁于当下旧址所在的城隍庙前2号张德意家中,内设藏书室、阅览室和活动室。

  这所在县政府注册备案的图书馆,名正言顺可为公众提供阅览、出借、书报代办等业务。图书馆订阅了一批上海出版的进步报刊、杂志,吸引越来越多的民众来图书馆借阅、交流。图书馆还悄悄收集一些被政府当局视为禁书的书籍,供进步人士在内部传阅。管理员们兴办民众夜校,免费开设识字班和职业青年教育班,定期召开时事讨论会。甚至,他们还去张贴抗日标语,组织青年上街演出抗日戏剧。图书馆的影响不断扩大,沈家门、岱山、定海白泉等地纷纷设立分馆和流动图书馆……小小火苗,逐渐呈燎原之势。

  小小图书馆,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灯塔!

  踏上青石台阶面朝院子,我仿佛看到穿梭在一排排书籍之间,一张张鲜活的脸上,闪耀着睿智、自信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