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共富梦想 共创“莓”好未来
蒋泽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1月04日 第 06 版 )
□通讯员 蒋泽昊
农家一扇门,时代一扇窗。当下,随着“章姬”奶油莓、“红颊”巧克力莓等不同品种的草莓出现在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上,定海草莓这一IP把舟山海岛二十年“千万工程”的共富蓝图挂上展台。
曾经,草莓种植仅是海岛农民自产自销的一项田间副业。但岛城人民善于抓住机遇,在实施“千万工程”的大背景下,定海区获选农业农村部新一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草莓种植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种植产业迎来新风口。
“两个先行”定海篇章首要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其中做好草莓产业是未来定海乡村发展的推进器之一。区政府创造性地将一、三产业融合,先整合农户入驻草莓种植基地,从杭州引入优良莓种,邀请农业专员实地传授种植要领。教育灌输与技术引进双管齐下,既保证了土地集约化生产,又保障了草莓的出品质量。
踏踏实实做好第一产业链后,直播间被“搬”到了田野里。“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地里种出来的,个头很大,都特别甜……”诸如“新农人”这样的本地电商直播共富工坊为产品吸引流量,再由流量反哺第一产业。本地的草莓采摘体验项目、海岛乡村民宿旅游等相关服务应运而生,定海草莓正形成一个具有经济发展自主动力、循环扩大再生产的共富IP。
定海海洋农商银行一直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市场定位。为护航的定海种植户实现草莓共富梦,近年来,该行将网点拓展到田间,增设“农村金融便民店”“丰收驿站”等设备体系,为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建立层次分明、风险可控的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持续增加农户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覆盖面,注重金融服务的全面性和普遍性,拓展普惠金融交易边界,形成 “量增、面扩、价降”的融资局面。
小小一颗草莓的背后,是产业融合的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之路,是海岛人民“绿水青山、内外皆美”的生活写照,也是农信人奋斗在普惠金融最基层的共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