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鹿栏秋深
李慧慧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3年12月15日 第 05 版 )
□李慧慧
鹿栏,多么有诗意的名字,我们小时候总是称之为“后沙洋”,那时我不知道这些名称的来源,直到后来才知,附近那座山叫鹿栏山,所以才有“鹿栏晴沙”的美称,而山下面的这片海,是在沙洋村的后面,所以当地的人们称其为“后沙洋”。如今,鹿栏山更名为石鹅山,前几年山脚下还建了一条隧道,把岱东与东沙两个乡镇打通了。但在私底下,我还是愿意称它为“鹿栏”,毕竟“鹿栏晴沙”的美名仍然存在着。
在深深的秋光中,去鹿栏探秋,是一件有趣且浪漫的事情。驾车沿着通往中国海防博物馆的小路前行,车子行驶到半山腰时,把车泊在路边,然后继续徒步前行。沿途,一片片浓绿的秋叶在微风中向我们微笑着,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一拨拨持续回荡。这片诚挚的撞击声,带给这片土地别样的秋意,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海岛的秋天,与其他城市的温和完全不同。
这片山头有时候会出现几只俏皮的小羊,它们是当地村民所养。一只只白色的小羊悠闲地在山间自由漫步,有些在嚼草,有些天真地望着我们,有些欢快地跳跃。我总是担心它们会在主人不注意的时候走丢,但奇怪的是,这些小羊非常听话,一只也没有乱跑。
鹿栏山前面就是广阔的大海,海风呼啸而来,吹乱了我们的头发。我们想摆出一些好看的姿势,拍几张所谓的美照,但头发总是不受控制。无奈之下,我们随意又张扬地站着,最后拿起手机乱拍一通。仔细一看,嘿,照片比平时摆拍得还要好看。也许,是因为这个秋天的色彩让我们的动作显得多余起来。
柔和而直接的阳光洒在优美的山坡上,洒在形状各异的树梢上,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山和海相得益彰,整座山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山这边,红一抹,黄一抹,绿一抹,海平面,银一抹,金一抹,白一抹,鹿栏的秋色与海面的碎光融为一体,红的更红,黄的更黄,揉捏成深浅不一的秋色。
岛上的树木种类并不丰富,而鹿栏山顶亦是如此。然而,依然有些树木坚韧地在此生存,即便常年面对汹涌的海洋。松树、樟树、桂花树、枫树,它们隐藏于山间,成片成丛,高低错落,组成一幅山林画卷。它们并非简单地依附在这座山上,也不是随意地点缀,它们承袭着山的风采,也让整座山变得更加繁荣。它们静静地存在着,轻轻地享受大海的吹拂,寒来暑往,亘古未变。
站在高处远眺山下的大海,夏天时游人如织,秋天则呈现不同的景象。
徜徉在鹿栏山上,可以听到各种熟悉的声音,鸟歌、虫鸣、羊群的咩咩声、海浪声、远处游人的嬉笑声,听着听着,心就会静下来。秋风拂过,树林摇曳,树叶轻轻颤动。一些叶片难以抵挡风势,纷纷飘落。然而,即便是落叶,也依旧绚丽多彩。有些叶片堆叠在一起,形成艳丽的光景;有些漫不经心地飘落在泥路上;有些则悠然飘荡,仿佛渴望靠近海岸,却又自然而然地停在了中途。漫步在树林间,脚步踩碎这些五彩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别有一番情趣。
鹿栏山,历史上闻名遐迩。据传,鹿栏晴沙是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不老仙丹的起航地点,因此有了附近的渔村上船跳,传说那就是徐福登船的地方。还有一则传说,说将军出征前在这里祭奉马匹,无论真假,那已成为过去的历史。徐福消失了,将军与马匹也渐渐远去,但这里仍然散发着庄严的历史氛围,时间虽过去,却无法抹去。
天色日渐暗淡,红霞如酡,浮动在海面上。鹿栏山与山下的沙滩展现出另一番景色,妖娆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