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精准帮扶+多元赋能”力促青年就业
今年前9个月,我市已帮助1024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发放就业补贴2600余万元
记者 颜榕 通讯员 何玟雁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17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在我市各个社区中,出现了不少“就业宣传员”忙碌的身影,他们走街入户,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送去最新就业政策。一些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在专业的导师陪伴指引下找到了就业创业方向。“老爸老妈”宣讲会、“就业第一课”等政策宣传活动陆续举办,浓厚了家校社协同促就业的氛围。这一幕幕,展现了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新面貌。
今年,市人社局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构建“精准帮扶+多元赋能”双轮驱动机制,从强化政策直达、拓宽成长路径到优化就业生态,逐步形成全链条、立体化的促就业服务格局。
前不久,新城桃湾社区“就业宣传员”小冯摸排了一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名录,一一为他们送去就业指导手册。就业服务“送上门”,已成为我市“1131”标准化服务模式下的其中一项日常工作。据悉,“1131”标准化服务体系旨在实现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将每年为每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并优先提供1次技能培训或见习机会。
聚焦就业市场和毕业生双向需求,今年我市组织开展“大学生技能精进”免费培训班,定向招募未就业的毕业生参训,有效增强其岗位适配能力。同时实施了法学、会计学、计算机等14个热门专业继续教育优惠计划,帮助未就业的毕业生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今年我市还继续面向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并面向企业提供扩岗补助、社保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双向奔赴”。
大学刚毕业的小许在定海马岙开起了一家“泥PA”陶艺馆,生意越来越火。“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创业。一开始什么都不懂,后来在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下,一步步把陶艺馆开起来了。”小许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我市构建了“从0到1”帮扶体系,从职业测评、导师指导,到政策补贴申请、经营资源对接等,全程为青年创业者提供支持,推动青年创业从“想法”到“实体”,形成创业就业互为增进的良性循环。
今年毕业季,普陀区举办了创业就业“老爸老妈”专场宣讲会。除了引导家长理性协助子女择业,我市还推出求职能力实训班,让青年在真实模拟中提升简历制作、面试应对等实践能力,并联动重点企业推出岗位,实现从培训到就业无缝衔接。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截至9月,我市已为1305名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帮扶4528人次,帮助其中1024人实现了就业;发放就业补贴2600余万元,惠及5600余人;举办8期技能培训班,推出了1万余个招聘岗位,为促进青年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