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源头活水滋润民生保障发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10月09日 第 05 版 )

海客谈|周沫

近日,岱山县岱北水厂顺利实现并网供水,将使岱山本岛日供水能力超过9万吨,县域供水水平得到大幅提高。该水厂按照中国水务集团智慧化标杆标准建设,具有自来水处理流程智慧化、厂区管理无人化等特点,大幅降低了人工依赖度,提高了净水各环节的容错率,出厂水各项指标优于国家标准。从有水用到用好水,海岛供水能力再上台阶,令人欢喜。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对于常人而言,往往在缺水时才深感水之珍贵,自来水一拧就来时则容易“身在福中不知福”。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少雨,若在以往早已水库见底、用水紧张,货轮装水、排队取水的情形难以避免。“舟山发展水为先”曾是一句牵动岛城民众之心的沉重口号。而眼下,大家在久旱之时也并未感到用水不便,这无疑得益于大陆引水工程的有力支撑。岱北水厂并网供水,更为岱山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水动力”,确实可喜可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饮水思源,岛城民众得以告别“水荒”,得益于各级政府不断拓展大陆引水工程,以及实施海水淡化、大兴水利工程、推行节水灌溉,并通过科技赋能持续扩水源、提水质。与此同时,节约用水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全民节水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以说,岛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得以缓解、热点问题逐步降温,是多年来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生活条件的改善,使自来水品质成为重要的民生指标。而随着发展提速、产业振兴,工业用水保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因此,全域推进均衡供水、优质供水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水资源短缺是普遍性问题,对舟山而言更显突出。尤其是一些尚未实现供水联网的小岛,更需通过因岛施策保供水、优水质,让居民喝上好水、让企业用水无忧。

9月1日起,朱家尖—白沙岛—柴山岛海底输水管道工程正式投运,白沙岛、柴山岛居民长期以来“吃水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喜讯不断固然令人振奋,但还有多少“吃水难”的小岛在期盼源头活水?有关部门理当有“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千方百计攻坚克难,早日实现全面优质供水。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光辉,也可以反映民生福祉。舟山正在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一滴水”关乎生活品质、牵涉营商环境,必须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眼下,气候已成全球性问题。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对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民生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岛屿众多、大海阻隔的市情,既要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岛际同质的供水保障体系,又要系统推进供水保障与抗旱防涝工作,实践探索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