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

燕归何处

木兰花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7日 第 02 版 )

漫步于乡村的田野,晚风中有了些凉意,天空澄澈明净,却没有了燕子的踪影。不知燕子是何时动身南迁的?它们好像能感知到季节的变换,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悄无声息地飞走了。

我似乎也有好久没见自家的燕子了。前阵子还看见它们在屋檐下转悠,此时早已跟随迁徙的部队远赴他乡了。燕子筑巢的这些年,一窝又一窝的雏燕破壳而出,又在时光的流转中静静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或许它们在别处安了家,亦在年复一年的光阴里繁衍着后代。

不时有小燕子会重返老窝,它们会停在院落的电线杆上,时而高飞,时而低旋于屋檐下的小窝,叽叽啾啾地嬉戏着,好像重温于往昔温暖的时光。这些小燕子在短短的时间里渐渐蜕去了稚嫩,并拥有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只只幼小的雏燕从懵懂的喂养期到尝试站立、微微地振翅、胆怯地离巢,直到独立捕食,这一次次的尝试,都是一种对新生命的探索和挑战。然而,并非所有的雏燕都能踏上南归的征程。

有一年,刚孵出的雏燕还在陆续试飞中,它们只会短暂地飞翔于院子上空并晃悠悠地落在电线杆上。几场台风接连肆虐,昏暗的大地上,几只小燕子在低空中迎风疾驰。然而小燕子哪里扛得住汹涌如潮的台风,它们被这狂风暴雨席卷其中,一会儿就不知去向了。

惊心动魄的台风如嘶如吼,将白昼与黑夜颠倒,经过一整天的风雨作战与命运的抗争,四只雏燕只有一只跟随双燕归来。它们停在电线杆上,那凄厉的鸣叫声撕破了雨幕,让人预感到了不祥之兆。

我不知道,那未曾归来的小燕子身处何处?它们是如何被疾风裹挟着抛起又下坠,又是如何挣扎地扑腾着凌乱的双翅,双燕眼睁睁地目睹着自己的骨肉离散,它们或许曾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撑起幼燕弱小的身体,任凭暴雨骤降、狂风大作,小燕子也曾极力抵抗,绝望地挣扎,可是一切都只是徒劳,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凄风冷雨中。那一刻,它们悲鸣的泪水在雨中汇成哀伤的河流。

不久后,这对燕子不得不带着唯一幸存的孩子踏上漫长的旅程。燕子娇小,虽能日行百里,但远途的艰辛可想而知。那些小小的精灵,它们飞驰的身躯在黑夜与低温中逆风而行,在飓风和骤雨中持续地消耗体力,它们是否能坚持越过连绵的山脊、茫茫的大海、浩瀚的沙漠……它们又能否躲开天敌的追击?在这场漫长而壮阔的旅途中,不知道每一只小燕子是否能平安地跟随父母回到南方?亦能在来年如愿抵达于此。

在今年燕子尚未启程的日子里,台风“竹节草”持续不断的暴雨使燕子的窝意外坠落,它是沿壁脱落的。记得那年细雨靡靡,微风拂面,双燕忙着衔泥搭窝,仿佛那还只是昨天的事。那小小浅浅的泥巢,还奇迹般保持着完整的半碗形状,干燥结实;细软的稻草夹杂于泥巴之间,严丝合缝;几片枯叶铺于巢底,燕子真是聪明的建筑师。如此完美的窝,那是它们曾经多少次不知疲倦地往返于田野间衔泥筑巢才得以建成的。

我知道,我无法将其复原,却也舍不得一个燕巢的突然消失,只是将其静静地安放在纸盒里。不知来年春天,会不会有燕子熟悉的身影归来,是否能够再见它们低飞垒新巢的身影?但这纸盒里的巢,早已成了时光的信物,盛着我们对生命的惆怅与期待。那是燕子与春天的信号,等着某天“叽叽啾啾”的悦耳声,将过往的温柔重新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