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民众出行成本“低低益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25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惟馨
普陀通过提升公交软硬件设施、推动水上客渡航线公交化,着力破解海岛水路交通出行难。其中,6条实行公交化改造的渡运航线按规定用途、核定航线运行,合理设置班次,已累计安全运送旅客27万人次,并通过统一公交票价机制及叠加特殊人群优惠政策,累计为出行群众减免船票费用21.76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舟山日报》9月11日报道)。
海岛出行难、出行贵是长期存在的民生问题,不仅造成诸多不便,还增加了群众生活开支和企业物流成本,与周边城市相比,往往面临“起跑线上的不公平”。这些年,舟山海陆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越造越多的跨海大桥让天堑变通途,高铁登岛也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这一切不仅增强了民众获得感、幸福感,也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即便如此,“最后一海里”的出行便捷性仍显不足,出行成本更是关乎民生的重要议题。
同样是从乡村到城市,其他地区居民可能只需花费几元钱,但小岛居民却需先乘船再坐车,无形之中就多了开支。由于“过桥费”高于普通高速公路费用,舟山居民的城际交通成本也显著高于周边城市居民,长年累月这笔费用成为不小的负担。共同富裕既要做大经济收入的“加法”,也要做好降低生活成本的“减法”。对舟山民众而言,出行成本自然“低低益善”。
近年来,甬舟高速通行费的优惠政策,让人们切实享受到肉眼可见的实惠。现在,普陀通过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水路交通一站化服务,使小岛群众出行更便捷、更经济,同样皆大欢喜。这也说明,只要坚定目标、持之以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均衡发展,完全有望逐步化解困扰海岛民众“急难愁盼”的出行难、出行贵问题。
坐车乘船便宜一两元,看似微不足道,但老百姓的幸福感正是由这些日常“小确幸”汇聚而成的。降低出行成本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而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力,通过一次次卓有成效的难点突破和细节改进,积小胜为大胜。普陀通过渡运航线公交化改革为群众减免了船票,那么公交车票是否同样有降费空间?
眼下,城市公交车票价有1.5元、2元、3元的,甚至6元不等,普遍实行全程一票制。这意味着,即便乘客只坐一站,也需支付全程费用。如若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分段计价,则有望为多数乘客节省车费支出。这样一来,大家无须精打细算便可“想上就上”,公交整体运行效率也将提升,或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实现海岛民众出行成本“低低益善”,既需要公共财政持续赋能,也需要管理环节不断优化。可以相信,只要各方持之以恒聚焦便捷出行、提升民生福祉,交通惠民成果必将惠及更多海岛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