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列挺:渔都经侦铁军“领头雁”

刘鑫 文/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11日 第 04 版 )

王列挺在查阅电子案卷

人物简介

王列挺:

1975年11月出生,浙江普陀人,党龄23年,1997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普陀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5次。

从警二十余载,他始终冲锋在犯罪侦查最前沿,带领团队在数以亿计的资金流水间追寻蛛丝马迹,于错综复杂的票据迷局中锁定犯罪踪迹。在战友心中,他是经侦领域的“定海神针”;在群众眼里,他是可信可靠的“经侦卫士”。“经济犯罪没有硝烟,却事关百姓利益、影响发展大局。”这是王列挺常挂嘴边的话。在他看来,经侦工作不仅是破案追赃,更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护航民生福祉的重要防线。

办案就是要“死磕到底”

去年,一桩在普陀查获的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引发广泛关注。不法分子借助空壳公司跨区域作案,犯罪网络覆盖全国55个海关城市,涉案金额巨大。面对艰巨任务,王列挺主动请缨,带领专案组踏上漫长而艰难的取证之路。

“那段时间白天跑海关、银行调取证据,晚上整理材料、分析数据,连续数月都忙到凌晨以后。”王列挺回忆道。

案卷材料堆积如山,仅海关缴款书就超万份,涉及银行账户数千个,资金往来错综复杂、隐秘性强。面对海量数据,他毫不畏难,带头埋首票据堆中,与团队成员逐页核对、逐笔追踪,不漏过任何蛛丝马迹。

“办理经济案件就像拼图,缺一块都不行。”凭着这股“死磕到底”的劲头,他和团队制作询问笔录200余份,最终厘清关键证据,构建起一条完整、严密、环环相扣的证据链,确保了案件成功告破和犯罪嫌疑人依法被惩处。

从破案挽损到“防范未然”

“经济犯罪不同于其他案件,每个数字背后,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谈起经侦工作,王列挺总有说不完的话。

去年11月,王列挺在走访某建筑公司时,凭借职业敏感发现财务数据存在异常。他深入调查,迅速查明工作人员杨某在三年间挪用资金200余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在王列挺的努力下,杨某认罪退赃,企业避免了更大损失。

“王警官不仅帮我们挽回了损失,还协助完善了财务制度。”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这仅是他护航企业、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普陀公安经侦部门办理的涉企案件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他还积极推动警企深度融合,在辖区六横龙山、展茅经开区等重点区域参与打造14家“11087·舟到在浙里”警企特色服务站,不断推进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将警务工作送到企业“家门口”,实现从破案挽损到防范预警的前瞻性跨越。

经侦工作也要“与时俱进”

面对新型经济犯罪手段层出不穷的挑战,王列挺始终坚信:“经侦工作不仅要跟上时代,更要走在犯罪手法的前面。”他不仅注重创新工作方法,也高度重视通过高效的队伍管理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作为全区公安打击串通投标案件的“领头雁”,在今年年初一起建设工程领域串通投标案中,犯罪嫌疑人到案后拒不配合。王列挺组织专案组全面梳理证据链,并灵活调整审讯策略。他常说:“办案不是单打独斗,要靠团队的智慧和配合。”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专案组成功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实现案件全面突破。

“犯罪手段在变,侦查思路更要变。”王列挺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与跨部门协作,常态化联合金融办等单位开展系统性排查,切实防控经济犯罪风险。

在队伍管理中,他始终坚持“做事先做人”,教育年轻民警筑牢思想根基、恪守职业底线,倡导“团队一条心、攻坚一股劲”,并通过定期培训、案例复盘和实战练兵,全面提升队伍专业能力,锻造出一支忠诚可靠、专业高效、勇于担当的渔都经侦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