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问题更须举一反三落实整改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07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一叶扁舟

8月28日晚,由市人大常委会、市纪委、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新闻传媒中心承办的2025年第二期《问政舟山》人大代表专场举行现场直播。围绕“持续优化环境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人大代表们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有关市属部门、县(区)、管委会、国企负责人抛出问题、提出建议,共同展开探讨,共商破题良策(据《舟山日报》8月29日报道)。可以相信,接下来相关部门及属地会开展一系列问题整治行动,有效提升旅游业整体面貌。然而,《问政舟山》一次次播出所带来的启示仍在回响,有必要在更广泛领域举一反三推进问题整改,使整座城市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

主动开启“发现之旅”

出租车司机不打表、海滨浴场设施破损收费不低、从停车场到码头缺少免费接送服务……问政直播现场播放的一条条短片不仅让观众瞠目结舌,也往往让管理者感到错愕。在我们身边,难道真的每天发生这样的现象吗?有图有真相,自然毋庸置疑。然而,这一切依然令人震惊。作为市民,我们总觉得城市越来越文明、生活越来越便捷,却不曾想到游客的体验竟如此不同。

这也难怪,舟山人很少在旅游旺季和游客摩肩接踵。景区管理者大多对熙攘人群习以为常,视之为常。至于有关部门领导即便深入一线,也多是考察景区秩序是否井然、环境是否整洁,而很少像普通游客那样赶路、打车,更不会亲自到浴场去淋浴,自然难以体会其中的种种不便与不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大代表或记者掌握的一线情况,令相关部门负责人“大吃一惊”,原因大抵在此。

如此一来,问题长期存在也就不难理解——未能发现,何谈整改?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能仅停留在口头,更需付诸行动。有关单位和职能部门理应主动开启“发现之旅”,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坐等媒体曝光、人大代表问政。问政特邀点评嘉宾、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全永波说得好:“我建议政府部门在回应时不要简单地就事论事,要有更全面的视角,举一反三,关注更多元的意见与诉求,实现既治标又治本。”

确实,《问政舟山》所触及的范围终究有限。各地各部门唯有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才能将更多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主动开启“发现之旅”,就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察实情、想实招、求实效。比如,要了解景区存在哪些问题,换位体验就是一个好办法。以游客身份完整走一遍流程,问政短片中反映的诸多问题大可早发现、早解决。

积极推动问题整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改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舟山旅游业有今日之成就,正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不断提质增效的结果。面对一些景区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广大游客对品质游、舒心游的新需求、新期盼,我们仍须通过精准施策来破解问题、开创新局。

这期《问政舟山》反映的问题,想必会逐一得到有效整改。但有关部门也应反躬自省:面对游客的种种吐槽与投诉,或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类似问题后,是否也会同样做到高度重视、立即整改?若回答是肯定的,那么问题就会越来越少、景区就会越来越好。若回答是否定的,则说明仍缺乏直面问题、彻底整改的内生动力。

现实中,无论是旅游景区还是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一些难点、痛点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有反映、部门也知情,但总是得不到有效根治,往往是小问题不突出就听之任之,等到舆论强烈时才开展集中整治——这无疑是以折损市民、游客的美好体验为代价。

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需要通过精细化治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各种问题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也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检验,理应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必须强化考核导向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星辰大海”计划,高质量打造千亿级文旅产业,舟山作为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人气也越来越旺。但从这期《问政舟山》曝出的问题来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安于现状难免妨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一些曾经的“网红”景区已渐失色,这充分说明“一俊遮百丑”难以持久,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必须动真格。

一些热门景区在车辆接驳、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问题,游客怨言颇多,有关部门为何缺乏有效整改措施?这恐怕与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有关。试想,假如日常考核也能像《问政舟山》那样直击问题、步步紧逼,那些突出问题还能“涛声依旧”吗?现实情况是,考核往往以“显绩”论英雄,只要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创新高,即使有问题也瑕不掩瑜。如此,也就难怪一些景区的问题会被旺盛的人气“淹没”。

《“潜绩”与“显绩”》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以“哲欣”为笔名,于2005年1月17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章。文章强调领导干部应树立正确政绩观,主张多做立足长远、惠及后代的“潜绩”,而非急功近利的“显绩”。如何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潜绩”与“显绩”的关系,显然需要考核机制发力。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旅游景区的诸多问题必然会影响游客体验、损害景区声誉,从而折损“潜绩”。科学的考核理应更加重视“潜绩”,对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种种问题“绝不放过”,使考核“指挥棒”更好地引导职能部门和相关干部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立足长远谋划发展。果能如此,无论是旅游业还是整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都会有更强劲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