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海为媒,让甜蜜经济赋能舟山高质量发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9月03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薛卿

今年七夕,全市共办理结婚登记162对,较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跨省登记占比高达41%。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市“婚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初见成效。

从普陀区依山傍海的5A级“花园式”婚姻登记机关,到花鸟岛特色户外颁证基地;从岱山县规划建设的海洋主题婚姻文化长廊,到各地开展的集体婚礼、非遗婚俗体验活动——我市正逐步构建起独具海岛特色的婚姻登记服务体系。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契合了新时代年轻人对婚姻仪式感的个性化追求,更使舟山成为备受青睐的“浪漫婚登地”。

这份“甜蜜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市立足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创新的生动实践。将婚姻登记机关入驻公园景区,打造集登记、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既提升了服务品质,又激发了消费活力。花鸟岛为新人提供免登岛费、住宿补贴等“幸福套餐”,正是“甜蜜经济”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这些举措不仅为婚姻登记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舟山文旅产业带来了新动能。

目前,我市已建成15个主题户外颁证基地,今年以来已举办特色集体婚礼、颁证活动20余场,初步形成婚恋服务新业态。但要真正将“浪漫资源”转化为持续发展的“甜蜜产业”,仍需加强系统规划与提质升级。建议以“浪漫之岛”为整体品牌,推进婚恋产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一方面应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服务水平,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婚恋主题民宿、餐饮项目和旅游线路;另一方面应拓展产业外延,开发覆盖婚纱摄影、蜜月旅行、周年纪念等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构建完整的婚恋消费产业链。

尤其应注重品牌培育和营销创新。可借鉴花鸟岛“520集体婚礼”的成功经验,打造如“舟山盟约”“海誓山盟”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婚恋IP,通过影视合作、社交媒体传播等渠道提升影响力。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协作,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建立常态合作,共同开发婚恋旅游主题线路,吸引更多新人来舟山,完成人生中的重要仪式。

发展“甜蜜经济”,既要浪漫,也要务实。在保持海岛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应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优化消费体验,让新人不仅愿意前来登记结婚,更乐于留下来度假消费,以此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增长。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标准建设,支持市场主体探索创新模式,共同推动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市婚恋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舟山有望成为更多人向往的爱情圣地。以山海为媒,以文化为魂,将“甜蜜经济”打造为舟山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张亮丽名片——使这座海上花园城市不仅凭美景引人,更以浪漫留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