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为新就业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8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阿培
近日,市司法局制定出台《舟山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指南》,通过研判法律风险、解读政策法规、剖析典型案例等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链条法律维权指南。这也是全市首个系统性法律服务指引(据《舟山日报》8月19日报道)。我市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氛围日渐浓郁,服务举措层出不穷,此番出台“法律服务指南”更好地为这一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实践效果值得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在我市,以“两员两司”(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为主体的新业态从业人员有1.4万余人,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劳动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与此同时,引导全社会开展关心关爱活动,有效促进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
现实情况表明,新就业群体之所以显得弱势,以至于常常需要方方面面给予特殊帮扶和关爱,与行业发育不完善、权益保障不落实直接有关。假如能够体面工作并获得理想报酬,新就业群体本该成为受羡慕对象而不是施援手对象。因此,要促进新就业群体自强自立,尤其应健全以劳动保障为重要内容的法律体系,从而夯实权益保障根基。
《舟山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指南》内容涵盖法律服务指引适用范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风险、典型案例分析、舟山市“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与新业态群体法律服务工作报告等8个章节,旨在通过普及法律知识、明晰权利义务、畅通救济渠道,促进新兴领域规范健康发展,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此同时,市司法局还聚焦权益保障,积极打造全域新业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组建由律师、调解员、网格员等参加的“暖新法律服务团”,联合社工部、总工会等部门、组织建立涉新公共法律服务协作机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精准、高效的法律服务。
为新就业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无疑还需要法律本身的与时俱进。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基于传统用工模式制定,很多方面难以满足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需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例如,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应制定弹性工时制度、明确单日最长工作时长、连续工作时长上限以及最低休息时间要求,防止过度劳动损害劳动者健康。在劳动报酬方面,应规范平台企业报酬计算规则,确保新就业群体劳动所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等。在社会保险领域,则要突破以劳动关系为基础的参保限制,建立灵活多样的社会保险参保模式。同时,探索建立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其他险种的灵活参保方式,实现社会保险对新就业群体的覆盖面。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劳动者权益最可靠的保护伞。我市新就业群体正在蓬勃发展,以《舟山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指南》的出台为新契机,系统跟进法治保障,全面优化法律服务,必将促进这一群体自强不息,在满足社会需求、吸纳社会就业中释放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