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着刺眼的烈日,脚下是滚烫的路面,公路建设者身处热浪与沥青蒸汽交织成的“蒸笼”,堪称接受“360度无死角烘烤”——

每天暴晒8个多小时用汗水“筑路”

记者 陈颖丹 通讯员 张俊峰 林瑞军 文/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6日 第 02 版 )

热辣滚烫的坚守

出伏后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城市依旧处于“炙烤模式”。公路建设者们却丝毫不惧,他们头顶烈日,脚踩“热土”,奋战在暑气蒸腾的建设一线,抢工期、赶进度,用汗水浇筑出一条条城乡坦途,诠释着公路人的使命担当。

8月21日上午10时许,20余名身着橙色工装的公路建设者,正在定北线河东段忙碌着(见图)。地面散发的热浪裹着机器的轰鸣声袭来,每个人的脸颊和脖颈都被晒得黝黑,衣服早被汗水浸透,身上唯一的防晒工具是一顶安全帽。

今年,定海区交通部门对辖区内32条农村公路实施大中修,共计41.152公里,预计9月完工。惠及白泉、盐仓、小沙等5个镇(街道),重点对万浪线、定北线、毛北线等农村公路进行修复提升,以进一步优化定海农村公路通行环境,提升道路通行安全系数,为乡村振兴注入交通动能。

“定北线河东段总长820米,路面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沉陷,严重影响通行安全与舒适度,急需进行大中修处理。”工程现场负责人说,酷暑炎夏是公路建设、养护的黄金期,也是工人最忙碌最辛苦的季节。

施工的第一步是路面铣刨,相当于对病害路面进行“刮骨疗伤”。只见大型铣刨机轰鸣着向前推进,将破损路面逐层剥离。沃凌云全程跟随机器,高声提醒前方侧方有井盖、障碍物等,并实时监管铣刨的厚度与平整度。

“铣刨机没有后视镜,操作员视野也会有盲区。我们相当于‘导航员’,得一步不离地跟着,充当铣刨机的‘眼睛’。”沃凌云边说话,汗水边顺着他发烫的脸颊不停往下淌,“每天都要暴晒8小时以上,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矿泉水一瓶瓶往嘴里倒,喝10瓶水也不会上厕所。”

最煎熬的环节当属沥青摊铺。刚出厂的沥青混合料温度高达180℃,运到现场仍有150℃左右,把周围的空气烘得火热。郑良富和同事在热浪中跟随着摊铺机作业,戴着手套仍能感觉掌心发烫,热浪顺着裤子往上窜。普通鞋底会被烫起泡,必须穿上特制的耐高温胶鞋。

头顶着刺眼的烈日,脚下是滚烫的路面,公路建设者身处热浪与沥青蒸汽交织成的“蒸笼”,堪称接受“360度无死角烘烤”。“天气越晴朗,气温越高,越适合铺沥青。”郑良富说,高温天虽苦,但趁热铺开的沥青更容易黏合,铺设效果更佳,这样铺成的路面更扛车胎碾压,更耐用。

热沥青发出的刺鼻气味熏得人眼睛睁不开,郑良富有时会戴上口罩遮挡。“本来天就热,戴上口罩就更闷了……脸上是汗,身上是汗,口罩里也全是汗。”郑良富说,汗水滴在沥青上,瞬间会蒸发成白烟。

摊铺机轰鸣着将沥青均匀铺开,压路机紧随其后反复碾压,公路建设者们穿着浸满汗水的工作服,在蒸腾的热气中协调配合……一张张被晒得黝黑的面孔,成为夏日里耀眼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