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重奖勇夫赓续传承
余墨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4日 第 01 版 )
海山时评
舟山市新闻品牌栏目
8月22日上午,在普陀东福山岛勇救落水游客的王裕斌、杨贤峰、杨小平三人各获由市慈善总会颁发的1万元“丁红武爱心基金奖”。这也是该基金设立以来发放的首笔奖励金(本报23日报道)。给予救人英雄真金白银的奖励,符合民众对“好人有好报”的心愿,有利于赓续舟山渔民的优秀传承。
“对舟山渔民来说,‘救人’这俩字是刻进骨子里的。”杨小平的话,是对舟山“救人”传承的生动诠释。从83年前东极渔民勇救“里斯本丸”英军战俘,到这次三勇士抢救两名落水游客;从16年前朱家尖渔民丁红武为救落海者英勇牺牲,到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持续向慈善总会捐款,乃至促成了“丁红武爱心基金”,贯穿其中的就是这一朴素而又崇高的传承。
舟山渔民的骨子里之所以有“救人”基因,除了善良的本性之外,还有互助互救的缘故。曾几何时,出海捕鱼是高风险营生,风浪中谁都可能面临险境,这次救别人下次就可能被别人救,海上命运共同体意识就逐渐形成。
现如今科技赋能安全,渔民装备精良,出海风险已大大降低。但舟山渔民的“救人”传承不仅没有丢失,还在全社会发扬光大。最近,两次舍弃自家蟹笼抢救落水船员的岱山船老大沈华忠荣获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再度在全社会掀起一股“英雄热”。
赓续“救人”传承,就是要在弘扬“生命至上”理念的同时,积极树立典型、大力表彰先进,重奖救人一命的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