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域通办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阴冠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4日 第 01 版 )
本报讯 “各方面设施都比较完善,可以拎包入住,基本上自己不用花太大的心思,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们的生活压力,挺满意的。”近日,市民沈先生拿到了位于新城红茅山北区公租房的钥匙,每天减少了近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开心之情溢于言表。
沈先生的户籍地在定海盐仓,以往按照规定,其申请公租房的适配房源必须在盐仓。但沈先生在新城上班,如果住在盐仓,每天通勤时间较长。
市域公共服务一体化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此前,住房保障、低保救助等关键民生领域的全域通办存在短板,影响了服务效率。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汪明儿等提出了“关于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全域通办的建议”,推动解决住房保障、社会救助及残疾人服务领域的全域通办问题,市发改委牵头,联合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等协同推进。
今年3月,我市住建部门出台《关于加强本岛范围内公租房跨区域协同保障的通知》,通过突破属地限制,允许因跨区域工作需求就近居住的“住房收入双困家庭”参与工作地公租房摇号,实现“一地申请、全域选房”,解决了跨区域就业群体“职住分离”的痛点。
记者发现,沈先生这套68平方米的房屋内,沙发、桌椅、床、空调、电视等基本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屋内宽敞明亮,租金每月仅需204元。
目前,已有2名市民受益于住房保障领域全域通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面,将岱山县、嵊泗县全部纳入,真正实现住房保障全域保障。”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与房产市场监管处处长蒋维维表示。
社会救助领域“全域通办”改革,则实现了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救助等事项的全市通办。
市民胡老伯户籍在普陀桃花,但长期居住在沈家门泗湾社区,属于典型的“人户分离”。今年,胡老伯生了大病,加之早年和妻子离婚,去桃花很不方便,就到社区咨询低保的事情。
“接到诉求之后,我们让他准备好材料,之后通过‘浙里办’帮他申请,然后流转到户籍地。”沈家门街道民政代办员周蕾娜介绍,通过民政系统的全域通办,帮胡老伯办理了低保证,并送上门去,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今年我市还推出了18项残疾人救助跨县(区)代办事项,打破地域壁垒、优化服务流程。截至目前,已有90例残疾人享受到了相关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