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动态

除险消患,安防升级 我市公安推进农村道路安畅工程落地见效

王凯/文 林晨雯/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第 05 版 )

  图为定海交警在鸭东线小涨次村路段对工程车进行临检

朱家尖糯米村东口,居民曹大伯刚走到村道口,路侧“来车预警系统”便秒级触发感应,电子屏上随即显示“注意左侧来车”字样,喇叭同步响起提示语音。曹大伯停下脚步,耐心等主路汽车驶过,再安全过马路……

在村道口安装来车预警系统,消除人车冲突事故隐患,是今年市公安局牵头实施的“推进农村道路安畅工程”改造项目之一。类似的146个隐患点位现已全部完成整改,治理率实现100%。

一点一策,精细排治道路隐患

作为2025年舟山市16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推进农村道路安畅工程”于今年初启动,定海区、普陀区、新城管委会和普朱管委会共同统筹安排747万元专项资金,由市公安局牵头实施隐患排查与升级改造。

安畅工程内容为全域排查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农村道路“除险消患”行动,高水平提升农村道路护安保畅能力。项目涉及在重点农村道路分类建成安全护栏、“七必上”设施、电子情报板、路口补光高杆灯,来车预警、行人预警、分心驾驶查处、“智眼”系统等八类安防设施。

为确保这一民生项目精准落地,公安交管部门严格按照“早建成、早受益”的工作要求,从抓实进度、保证质量、督促推进等方面精准发力,组建了由业务骨干组成的专班,“拉网式”精细排查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146处,并制定了“一点一策”的整改方案,逐点逐项精细推进,深抓落实。7月21日,隐患点位的安防设施全部完成升级并正式投入使用,较原计划提前3个月。

建好用好,高标升级安防设施

工程建设完工,如何保障提升投用效能?市公安局将该项目纳入年度“啄木鸟”主题式巡诊,以实地检查、现场办公、座谈点评等形式开展多轮巡诊,对建成点位持续督导评估,促推设施设备高效运维。

定海北蝉小展高桥头村道口是此次工程改造的主要点位之一。鸭东线穿村而过将该村一分为二,日常村民走亲往来都需横穿机动车道,曾发生过多起夜间行人、电动车横过与汽车相撞的事故,安全隐患突出。此次改造升级加装了夜间会发光的人行横道指示标志牌、路沿道钉、分道体和语音喇叭等“七必上”安防设施,有效强化夜间警示,大幅提升村民横过路口的安全指数。

目前“七必上”设施已在类似的29个农村公路非灯控路口安装启用,此外45个点位的路口补光高杆灯、26个点位的分心驾驶预警查处系统、11个点位的非机动车违法“智眼”系统以及行人和来车预警系统等设备,均已在各重要点位“上岗执勤”,发挥安防功效。

宣治并举,扩大项目投用红利

硬件升级到位,更需“软件”精准适配,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农村道路安全水平。7月份以来,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将全市里程最长、交通元素最复杂的鸭东线列为安畅工程交通治理“试验田”,通过全要素严管、精细化整治、精准化宣教等举措,为这条农村交通“大动脉”筑牢安全屏障。

全长59.2公里的鸭东线,串联本岛农村9个镇街25个村社,日均货车通行量达6000辆次,路况复杂、警情多发使其交通安全治理成为民生要事。市交管支队专门抽调精兵强将,启动24小时全域管控,结合分心驾驶查处系统、“智眼”系统等设备的科技赋能,一个月查处交通违法4000余起,以“全时守护”换来鸭东线通行规范有序,守法率不断提升。

此外,市区两级交管部门还联合属地公安分局、镇村交通志愿者等,以规模化“走访面宣”和阵地式“集中培训”,对鸭东线沿线2.1万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知危险会避险”安全出行技能宣教培训。通过“硬件强化安防+软件提升意识”的双管齐下,让“小工程”撬动“大民生”,有力保障农村群众出行更安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