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低空警务飞跃千岛公共服务精准“空投”
张和/文 邹训永/摄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第 05 版 )
图为普陀山公安分局朱家尖派出所民警利用无人机对辖区景区进行空中巡查
低空经济浪潮奔涌,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空域海域资源,开启“向天发展”新篇章。随着无人机穿梭岛际成为常态,公共安全与服务保障迎来全新挑战与机遇。我市公安紧抓契机,着力构建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现代海岛公安服务体系,为“海岛共富”筑牢安全底座、打造服务样板。
织就海岛“幸福网”
近日深夜,悬山岛卫生所电话骤响—— 一位老人突发心梗,急需速效救心丸!岛上无药,而乘船取药最快需两小时。普陀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指令:警用无人机紧急升空!顶着七级阵风,无人机仅用25分钟便将救命药精准空投至卫生所。这正是低空飞行器突破海浪阻隔,弥合公共服务差距的创新实践。我市公安紧扣“共富警务”内核,以“无人机+”串联散落海岛的民生需求。针对悬山岛、庙子湖岛等偏远岛屿急救药品短缺问题,我市公安联合卫健部门规划低空应急医疗航线,依托大载重无人机,实现抗蛇毒血清等药品跨岛“点对点”精准速递,为岛民健康开辟空中通道。
在守护“蓝色粮仓”方面,无人机深度融入渔业监管链条。搭载高清镜头与AI识别模块的“空中卫士”,在渔场高空巡查,对禁渔区违规捕捞、非法排污等行为进行实时预警与证据固定。同时,无人机在夜间和偏远海域执行高频次巡逻任务,利用红外热成像和强光探照设备,精准识别、追踪靠近养殖网箱的可疑船只和人员,对偷盗养殖水产品、破坏养殖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以前夜里总担心网箱被偷,提心吊胆。现在无人机飞一圈,亮着灯闪着光,我们踏实多了。”虾峙岛养殖户老金感慨道。
打造安企“强引擎”
低空经济产业蓬勃发展,亟需更精准高效的警务护航。我市公安主动靠前,将安全与服务嵌入企业发展全链条。针对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金钵盂临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和企业的低空安防需求,我市公安量身定制反无人机解决方案。定海区公安分局联合科技企业为某液化天然气企业部署智能反制系统,在演习中成功精准迫降模拟入侵无人机。同时,建立“警企飞行报备联络群”,将企业飞手纳入统一管理,制定清晰审批指南,起飞审批时间压缩50%以上。岱山县公安局为鱼山石化基地构建“核心—边缘—外围”三级电子围栏,部署雷达、光电等设备,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与“1、3、5分钟”快速响应处置。
在重大项目工程建设领域,无人机担任起“空中安全员”的角色。在六横公路大桥等重点工程现场,无人机每日执行巡航任务,其高空视角无死角监控爆破、吊装等危险环节,实时回传画面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依据,显著提升安全管理效能。普陀区公安分局还利用水上起降无人机对临港项目周边海域开展常态化水质取样与海底测绘,有力保障海洋生态安全。
畅通离岛“末梢”
“好的,谢谢警官!”仅仅1分多钟后,位于登步岛的李先生就看到了从桃花岛飞来的“送证”无人机。
面对星罗棋布的离岛和特殊群体需求,我市公安借力低空科技,创新升级“背包警务”模式,为无人机加载户政、交管等轻量服务模块。民警化身“空中管家”,为离岛居民提供证件加急配送、反诈宣传资料投送、法律文书送达等服务。无人机成为打通服务“最后一海里”的信使,“数据跑”加“飞机送”替代了“群众跑”和“船只等”。
面对海岛老龄化加剧、人员走失风险上升的挑战,我市公安联合多部门构建了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的立体搜救机制。通过配备红外热成像及高倍变焦镜头的无人机,对植被茂密、地形复杂区域开展高效搜索,大幅提升定位精度和响应速度。警方依托无人机实时回传画面,结合地面警力协同处置,已成功在岱山、嵊泗等多起老人走失事件中实现快速救援。
在东极、花鸟、枸杞等热门旅游地,警用无人机在旅游旺季常态化升空,执行景区人流监测、交通疏导、安全广播、夜间照明辅助等任务,其广阔视野与快速响应能力有效预防踩踏、走失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