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医院与市残联携手推进“精准康复”工程

“三级联动”打造康复机构样板

记者 岑瑜 通讯员 叶青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第 02 版 )

本报讯  90岁市民王先生因6年前中风导致左侧肢体偏瘫乏力,不能站立行走,加上患有多种老年疾病,需要长期康复训练。日前,这位老人入住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舟山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每天准时到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进行诊治和康复训练。

记者在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康复治疗中心看到,这里康复设备齐全,空间宽阔,可容纳数名患者接受康复治疗。“这里的康复设备基本上能满足常规康复需求,如果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特殊训练,可从总院调配设备共享。”舟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中医师蔡礼松介绍,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来说,转到社区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可以更便捷地享受同质化康复服务,“如果患者在这边发生病情变化,也可随时转回到舟山医院。这种分级诊疗体系的搭建使得舟山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形成有效闭环。”

为实施好“精准康复”这项民生工程,帮助残疾人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促使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今年5月,舟山医院与市残联签订《舟山市残疾人综合性康复机构建设协议书》,在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等多方支持下,通过设备更新、设施改造、人才培养、科研支持等举措,持续加强康复学科建设。

结合全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7月16日,舟山医院与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舟山医院临城分院)签订康复病床建设合作协议。舟山医院党委书记乐涵波表示,要在不断提升舟山医院综合康复能力的同时,与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打造一个分级诊疗体系。目前舟山医院把10张病床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患者家庭一笔不小的费用开支。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教科主任史波英介绍,相关患者在基层治疗的报销比例更高,可减轻一定的经济负担,舟山医院的专家定期下来指导,保证了治疗的连贯性,也可避免一些重复检查。

据了解,下一步,舟山医院将依托浙大二院战略协作平台,注入先进管理经验和人才技术优势,以临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为重点,加快打造“省—市—医联体”三级联动的综合性康复机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