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地面腾起滚滚热浪,降落的客机引擎轰鸣着输出热气,机腹周围温度超过50℃……普陀山国际机场机务人员对每一架起降客机进行贴身检查与引导——
在烈日炙烤的停机坪“指挥”客机
记者 俞浙前 通讯员 金若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8月21日 第 02 版 )
摄影 记者 林增光
热辣滚烫的坚守
8月12日下午2时20分许,烈日照射下的舟山普陀山国际机场,一身深蓝色工装的机务人员王晓飞拎着一对指挥棒,走向宽大的停机坪进行巡场。
不久后,天际传来低沉的轰鸣,一架红白相间的客机掠过海面,朝着宽大笔直的跑道俯冲降落。平滑的跑道反射出刺眼的光,高温炙烤的地面腾起滚滚热浪。浑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王晓飞,对着在跑道上滑行掉头的客机开始引导,指挥其进入机位停稳(见图)。随后他按照规定程序,放置轮挡、连接通信耳麦、低头穿过机翼下方,对机腹、起落架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这是深圳航空的一架经停客机,完成加油后将飞往下一站。在该架客机短暂停留期间,王晓飞和同事们需要完成清理和检查工作,再引导飞机起飞。像这样迎来送往的任务,他在每个工作日需要完成十来次,从清晨直至深夜。
王晓飞已经在普陀山国际机场工作了6年,这个来自山东的小伙子今年29岁,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机务专业。机务工作重复枯燥,却是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机务人员,必须熟悉每一架飞机的型号与构造,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检查,为每一次航班的安全起落保驾护航,责任重大。
午后酷热,降落客机的引擎持续低沉轰响,热流从引擎尾端冲出,形成肉眼可见的空气扭曲。那种噪声仿佛能穿透脑袋,让人不由自主地烦躁。机腹周围的温度超过50°C,虽有阵阵海风吹拂,依旧令人难耐。
一旁,加油车、行李车接踵而至。有一部分乘客下机,通过封闭的伸缩式廊桥走向候机厅,全程有空调冷气。而机外烈日下,工作人员的汗水从身上各个部位流出,随即又被海风吹干,在衣服上留下一层泛白的汗碱。
经过十几分钟的仔细检查后,王晓飞走回候机楼的阴影处,通过对讲机沟通着检查细节。接下来,就是等待起飞的指令。“早上的工作从7时30分开始,我们一组6个人分头为起降的客机服务。”他告诉记者,只要自己负责服务的客机还在机场,自己就必须时刻伴随在周边,即使起飞有延误也必须等待,“碰到延误的情况,我们比乘客更着急,直到客机起飞才能安心。”
眼下正是舟山的旅游旺季,记者看到在普陀山国际机场起降的客机络绎不绝,而每一架客机的起降,都会有2名机务人员在检查、引导。“有时我们还要负责客机的排污。这些工作看似琐碎,但每一步都关乎乘客的安全和舒适。”王晓飞介绍道。
在机务团队的默契配合下,客机迅速完成各项准备。下午3时许,王晓飞再次拿起指挥棒,引导客机缓缓进入跑道。引擎轰鸣声高昂起来,尾部喷出的热流长十余米,站在客机附近的王晓飞,手上前轮转弯销的红色飘带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示意与客机告别。
今年上半年,普陀山国际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45.72万人次,运营航线34条,航班正常性指标高达92.44%。“迎送客机安全起降是我们机务人员的责任,也是一份荣誉,我们将为此不懈努力。”王晓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