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BA”点燃海岛激情 体旅融合还需乘“风”而上

薛卿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4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薛卿

  近日,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舟山赛区预选赛激情上演,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四支本土队伍展开激烈角逐。场馆外主题集市人头攒动,金塘麻糍等特色产品成为球迷们竞相购买的“伴手礼”。这场以身份证和社保为参赛凭证的“草根赛事”,让“为家乡而战”的荣誉感化作全民狂欢,成为激活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浙BA”的价值远不止于胜负。当嵊泗徐震洋在球场上独揽31分时,他诠释的是本土球员的拼搏精神;当“东海F4”吉祥物带着地域文化符号亮相中场时,赛场升华为海岛风情的展示窗。场外特色产品集市的火热,正是体旅融合的生动注脚。“体育搭台、文旅唱戏”模式早有成功先例——杭州赛区在场馆外打造“夏日晚风”集市,发放百万消费券联动商圈;嘉兴预选赛推出“门票+球票”打包套餐,将南湖菱、平湖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化身球队吉祥物,并在主题集市中打造“一县一品”展销区;北京丰台区“丰BA”更以“商圈+公园+校园”的多元场景布局,构建“赛事引流—消费转化—文化传播”闭环。相较之下,我市主题集市的规模效应和特色产品的深度开发仍有提升空间,尚未将篮球“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

  要让这场“家门口的欢乐”从赛事高潮迈向城市长效发展,需以体旅融合为帆,借“浙BA”东风破浪前行:

  其一,深化“赛事+集市”场景融合。学习杭州、嘉兴经验,在体育馆周边规划常态化主题集市专区,按赛事日程轮换呈现“定海古韵”“岱山沙艺”“嵊泗渔风”等主题展销。引入舟山渔民画现场创作、船模手作体验等互动项目,让集市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沉浸式文化展厅。

  其二,打造海岛特色消费IP。将赛事热度转化为产品销量,开发“冠军海鲜零食包”“绝杀鱿鱼丝”等创意食品,设计印有球队LOGO的东极风铃、普陀禅意茶具等文创产品。可参照嘉兴“南湖菱球队”模式,推出“定海鲳鱼突击队”“嵊泗贻贝先锋”等主题包装,使特色产品成为移动的城市名片。

  其三,创新“观赛+购物”服务链条。与旅行社深度合作,设计“日游海岛·夜战球场”精品线路,包含球票、特色晚宴及集市消费券。开通“赛事直通车”串联普陀山、沈家门渔港等景点与赛场,在接驳车上提供特产预购服务,实现“赛场激情—集市消费—景区游览”闭环体验。

  其四,构建数字引流新阵地。在集市设置直播间,邀请球员化身“海鲜推荐官”进行赛事间歇带货;开发“浙BA舟山风味”小程序,提供线上商城下单、现场提货服务。学习金华赛区邀请草根球星的经验,组织本地网红渔民球员开展“球场内外”Vlog创作,用鲜活故事带动产品传播。

  “浙BA”这把火已点燃舟山的激情夏夜,而要让星火燎原,还需在“赛场活力、集市烟火、文旅底蕴”的三重奏中寻找和弦。唯有让篮球的脉搏带动文旅产业的脉动,方能使这场全民狂欢从“一时热闹”蜕变为“海上赛事之城”的永恒律动,真正实现“一场球赛激活一座城”的融合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