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岙”能否助海岛农创“破圈远航”

一言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22日 第 03 版 )

  点滴录|一言

  在定海马岙,年轻的傅碧荣以“马小岙”米酒作坊为试验场,尝试为千年古法注入科技之魂。他突破家族传统路径,将留学所获的现代科技——精密恒温控制、多谷物配方创新融入酿酒工艺。温度探针与数据记录取代了依赖经验与天气的旧法,使品质更稳定可控、可复制、可优化。这为海岛农产品升级筑牢了“内功”基础。

  然而,瓶中品质只是起点。欲使地方特产跃升为广受欢迎的文化符号乃至现象级爆款,需立体激活其深层价值。

  讲好海岛故事是关键。“马小岙”之名已巧妙链接马岙5000多年厚重历史与当下活力。海岛农产品承载着独特的海洋文化、渔家风情与稻作文化等。将这些无形财富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IP至关重要。不妨借鉴普陀“东海龙族”IP的实践,在作坊或博物馆引入数字技术,让游客“穿越”唐宋亲历古法酿造,使每瓶酒成为流动的海岛传奇。

  延伸价值链是核心。跳出“食品”单一属性,融入多元生活与情感需求方能拓展价值空间。比如,融合马岙稻作文化与海洋元素,打造“米酒伴侣”(定制酒器、佐酒小食等),营造“微醺海岛时光”体验包;或结合乡村旅游,设计以酿酒体验、稻作研学为核心的“乡村疗愈之旅”,让米酒成为连接城市人群与海岛乡愁的情感纽带,实现从消费产品到消费一种生活方式与情感记忆的转变。

  拥抱多元营销不可或缺。在信息洪流中,“酒香也怕巷子深”。为此,要善用社交媒体、内容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渠道,以年轻化语言讲述品牌故事、传递生活美学;同时寻求与文旅、餐饮、艺术等跨界合作,持续创造新鲜话题,扩大影响力。

  傅碧荣以“马小岙”米酒探索并证明了传统中富含宝藏,激活之道在于运用时代语言。当下,舟山海岛农产品需要更多此类“微创新”作为锚点。但最终的破浪远航,必然依赖于科技筑基、文化塑魂、场景赋能、传播扩声的多维协同。唯此,源自海岛的一缕醇厚米香,才能穿越时空,成为浸润人心的时代佳酿与舟山文化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