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善举照亮现代生活

李海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17日 第 04 版 )

  点滴录 李海州

  炎炎夏日,已连续开办12年的定海金塘“爱心凉茶铺”如期开张,为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解暑凉茶。凉茶铺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民间互助传统,是中国传统社会“邻里相帮、乐善好施”美德的延续。

  爱心凉茶铺只是民间善举的一种形式,类似的传统互助行为在中华文化中由来已久。过去施粥赈灾,如今,一些社区和公益组织依然延续着这一善举,在寒冷的冬天为环卫工人等群体送上温暖的餐食。过去修桥补路,如今,在一些乡村村民们依然会自发组织起来,修补破损的道路,为乡村道路畅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善举形式各异,但精神一致:依靠民间自发的力量,回应社区共同需求。

  民间善举不仅是文化的延续,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石。通过互助与关爱,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消弭了冷漠与隔阂,让社会更加温暖和谐。当爱心凉茶铺为户外工作者送上一杯凉茶时,传递的不仅是清凉,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这种关怀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民间传统善举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它们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比如,扶老助困的善举,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细致、个性化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为了切实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善举,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民间传统善举给予鼓励和支持,还可通过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传统善举项目。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民间传统善举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我们还可以依托社区、公益组织等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善举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民间传统善举。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珍视这些传统,让善举不仅成为“历史的记忆”,更化为“当下的行动”,让其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