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华丽变身值得期待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10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月湖
一只常见的废弃塑料瓶,经过短短十几分钟就能变成全新的塑料工艺品——在浙江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增材制造及数字孪生实验室里的这一幕令人叹为观止。这款新研发的塑料瓶循环再生机主要设计用于家庭场景,用户可以通过3D打印机充分发挥创造力,将家中的各类废弃塑料打印成家具、工艺品等塑料制品,实现循环利用,最终达成“无塑”生活的愿景。
塑料瓶可以华丽变身为各种家居用品或儿童玩具,这种随心所欲的创造过程令人欣喜。虽然如今的商品琳琅满目,任何物品都能通过网络轻松获得,但没有什么比在家中快速、便捷地自制所需物品更让人心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色废弃塑料瓶,通过这种方式变废为宝,拥有这样的“家庭创意工坊”无疑能为生活增添诸多便利和乐趣。
从社会层面看,实现塑料瓶的“家庭消化”将显著促进垃圾减量及环境保护。在现有生活垃圾中,废弃塑料瓶占比颇高。这些塑料垃圾虽然能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但全过程的运营成本并不低,而家庭就地转化显然效率更高。此外,塑料瓶随意丢弃的现象依然存在,难以降解的塑料垃圾不同程度地损害着自然环境。若能将这些塑料瓶打印成各种“宝贝”,更多的人就会养成将空瓶带回家再利用的习惯,从而减轻海陆环境负担和公共管理压力。
这项看似不起眼的新发明,或将引发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创造无限可能,再次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人工智能呈爆发式发展态势,正是大力推进创新的窗口期。近年来,我市科研院所不断取得科研新突破,正是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的结果。
实践表明,要实现科技研发转化率的最大化,必须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前沿导向、创新导向和伦理导向,同时遵循“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一方面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则要用科技改善生活,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小小的塑料瓶“秒变”家庭日用品,从构思到实践都紧贴社会需求、回应群众期待,这样的创造发明自然多多益善。
当然,从研发到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据悉,这套设备目前已完成了首次路演,研发团队正与相关部门、企业等开展洽谈,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以尽快实现技术转化。样品何时能变产品,让塑料瓶华丽变身成为每个家庭的日常,值得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