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船焕新让舟山渔民平添“三感”

月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09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 月湖

  进入休渔期,我市各大船厂迎来爆单,今年全市将有260多艘渔船进行“海上引领渔船”改造(据《舟山日报》7月1日报道)。热火朝天改装渔船,这场具有舟山特色的促消费、扩内需“夏日激情”,让舟山渔民平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群众的“三感”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核心表达,也是衡量社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尺。而对于舟山渔民来说,“三感”的“成色”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一艘船”的演变中。从木帆船到机帆船,再到设施完备的钢质渔船,伴随着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一路走来,舟山渔民告别了“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的苦难史,闯荡大海的底气越来越强大,共同富裕的信心越来越充足。

  渔船不仅是渔民的工作场所,更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承载着渔民的生活、工作和情感。渔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耕海牧渔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也理所当然包括渔船配套设施的改善、渔民海上生活品质的提升。舟山渔民在获得安全保障后,也一直渴望像发达国家渔民那样,在劳作之余喝杯咖啡、洗个热水澡。随着渔船不断焕新,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737艘渔船的升级改造,这不但有效提升了渔船安全性,使事故率大幅下降,还显著提升了舒适度,让渔民兄弟有了理想的流动家园。升级改造渔船,符合广大渔民的心愿。而眼下之所以出现群起效仿的“改造热”,则与奖补政策的加大密不可分。

  2024年以前,引领渔船改造的奖补资金主要来源于渔业系统内部,一艘渔船补贴的金额在8万元至10万元。去年起,国家“两新”行动蓬勃开展,对老旧渔船更新换代出台了专项政策,一艘渔船改装的补贴金额增加到了13万元至14万元。如渔民选择全面更新打造标准引领示范船,最高可以补贴40万元,我市各县区还将另行配套补助资金。而且,渔船改装通过验收后,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提供规定改装项目的发票,而是直接按照标准发放补贴。如此优惠叠加,怎不让人争先恐后?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向海而生的渔业大市,通过政府奖补全面推动渔船焕新,争取5年后全市渔船的环境条件及生产安全性能得到新一轮提升,这在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现实语境下无疑是一项标志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必将托起广大渔民稳稳的幸福。

  渔业是舟山的传统产业,当下通过科技赋能、转型升级正在延伸产业链、释放新动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面推进渔船焕新,有利于激发渔业新质生产力,带动“一条鱼”全产业链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