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赋能地方经济

李海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7月02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李海州

  近日,“直播汇人才·电商促共富”2025舟山市直播电商大赛圆满落幕。大赛采用“学生+社会”双赛道设计,让参赛者在产品分析、话术设计、场景互动等环节中锤炼实战能力,最终13人获得“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竞赛证书。

  这种“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培育机制,既为舟山直播电商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也为地方经济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直播电商的普及推广,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破地域限制,让地方“小特产”走向“大市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舟山直播电商已初具规模,直接或间接从事该领域的企业超1100家,初步形成“海岛特色+直播”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涵盖产品供应、直播运营、物流配送的基础业态体系。

  但与快速发展的行业需求相比,仍存在以下短板:一是产业链协同不足,中小商家普遍面临供应链分散、物流成本高企等问题,尤其是海岛偏远地区仓储配送效率偏低,影响订单交付速度;二是人才结构不均衡,虽然大赛或培训班等渠道培育了一批专业主播,但兼具电商运营、内容创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紧缺;三是同质化竞争突出,许多直播间内容趋同,缺乏差异化特色,难以展现舟山海岛经济的独特魅力。

  要让直播电商真正成为舟山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制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夯实发展基础。政府可出台专项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训、冷链仓储建设;整合渔业、文旅等产业资源,打造“直播选品中心”,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

  其次,构建系统化人才培育体系。以大赛为起点,建立“培训、实践、 孵化”全链条培育机制,引入企业导师制,强化实战教学;设立“直播创客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设备及流量支持。在场景创新上,深挖舟山“海岛文化”IP,开发“海上直播”“渔家乐体验直播”等特色场景,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直播竞争力。

  第三,打造“舟山优选”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地理标志+直播”提升产品溢价空间;推动企业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与上海、杭州等直播产业发达地区建立合作,引入优质MCN资源,助力本地品牌拓展跨境电商市场。

  要让直播电商持续赋能地方经济,舟山需在人才激活、产业升级与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突破“人、货、场”的地域限制。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一“流量风口”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长效引擎”,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