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现存体型最大鱼类鲸鲨“造访”舟山海域

鲸鲨对水质和生态环境变化极敏感,其现身佐证了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胡帆 颜榕 陈逸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29日 第 01 版 )

  摄影 通讯员 李浪

  □记者 胡帆 颜榕 陈逸鳞

  本报讯  “我在海上平台工作10多年了,以前见过海龟、各类常见鱼类,但像鲸鲨这样的大型鱼类,还是头一回碰到。后来查阅资料才知,这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鱼类。我想这肯定是对咱们这片海域水质环境的认可。” 昨天,中海油上海公司海上平台仪表工程师李浪向记者分享了一次特殊经历。

  6月21日,正在值班的李浪,用手机记录下鲸鲨在平台周边海域自在游弋的画面(见图)。据了解,鲸鲨属软骨鱼纲鲸鲨科,成年体长可达10~20米,体重最大超过12.5吨,体表布满独特的灰蓝色斑块与条纹,以滤食浮游生物和小型鱼类为生。鲸鲨主要分布范围在南北纬30°至35°,在我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等海区都有其活动踪迹。

  鲸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极敏感。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现场监测室(应急监测室)主任胡序朋认为,鲸鲨现身舟山海域,是当地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佐证。

  近年来,中海油上海公司持续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升级生活污水装置,提升处理能力;扩容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增强处理效率;对缓冲罐进行自动撇油改造,减少油污排放等。如今,平台周边海域的鱼群数量明显增多,海龟、金枪鱼群、鲷鱼群等多种珍稀海洋生物频繁现身。此外,该公司还参与增殖放流,今年已投入生物资源补偿款总计800余万元,放流了2582.08万尾(只)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三疣梭子蟹苗种。

  据胡序朋介绍,近年来,普陀山、嵊泗等岛屿周边海域频频出现中华白海豚和江豚,也进一步反映出舟山海域生态环境正朝着积极向好的方向不断转变。

  从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海洋水质监测数据看,2024年,舟山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全省唯一上升地市。2025年春季监测数据显示,舟山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依然稳中有升。而从综合性评价指数蓝海指数评价结果方面,我市近三年逐年攀升。2024年,我市蓝海指数得分达到历史最高的90.9分,全省排名第二。

  胡序朋表示,舟山海洋环境质量改善,得益于多方面努力。一方面,长江大保护和重点海域的陆海统筹治理发挥重要作用,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我市近几年持续深化“海上环卫”机制,创设港口船舶污染物全流程数字化监管,打造“舟海亲”数字生态文明省域试点等有效提升了海洋环境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