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拉高国际海事服务标杆

明德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2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明德

  6月16日,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的进口货物通关“两步申报”新模式在舟山口岸落地,首票进口卡拉斯加粉铁矿通过概要申报和完整申报2个步骤实现快速通关,推动舟山口岸通关效率迈上新台阶(据《舟山日报》6月17日报道)。传统模式下需要一次性填报105个申报项目,现在只需在“概要申报”环节确认运输信息、监管方式、货物属性等9个基础项目和2个物流项目即可提货,提货速度提升了50%以上,这样的“通关提速”令人振奋。

  一段时间以来,舟山口岸服务效能提升、通关时间缩短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展现出港口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海事服务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亟须进一步拉高服务标准。提升综合海事服务能力,完善锚地综合海事服务,既是《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舟山行动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坚持高标准、追求高水平。

  谋划布局大宗商品储备、运营、加工、贸易交易全产业链,必须具备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竞争力。海事服务效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港口竞争力,影响国际船舶的选择。因此,建设海事服务基地,要坚持对标世界级航运中心,做好“服务+效率+价格”三篇文章,全面提升海事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这要求我们通过改革创新攻坚,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加快推动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无感化进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口货物通关“两步申报”新模式让企业提货速度提升50%以上,充分说明了“流程再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值得各口岸服务单位举一反三推广应用,从而引发一场“效率革命”的蝴蝶效应。

  外轮从“锚地清舱”到“码头清舱”,材料从“摆渡送达”到“空中送达”……国际海事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改进、每一项细节优化,都意味着外轮滞港时间缩短、运行成本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港口美誉度提升、吸引力增强。为此要迅速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使单项改革裂变为集成改革、将局部优化拓展为系统优化,不断提升国际海事服务整体效能。

  要着力构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开放环境,加快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就必须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一“牛鼻子”,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并敢于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舟山规则”“舟山标准”。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各相关部门要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实效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拉高国际海事服务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