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关持续深化远程智慧监管服务

离岛码头跑出通关“加速度”

刘凯 张旭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8日 第 01 版 )

  □记者 刘凯 通讯员 张旭东

  本报讯  6月16日,满载39.8万吨铁矿石的“明瑞”轮缓缓靠泊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百公里外,舟山海关驻定海办事处的视频监控中心内,海关关员正通过铁矿石一站式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同步进行现场监管。依托现场布置的近红外固废监测、夹杂物识别系统等远程监管设备,海关关员可实时掌握现场货物作业情况,在线监测货物成分、夹杂物等。

  “船舶进境、登临检疫、过程查验、送样检测、堆场监管等5个重点监管场景链条都已无缝嵌入船舶进出境和企业的生产作业线当中。”在线平台的高效监管,舟山海关驻定海办事处业务一科科长刘斌深有感触,“虽然现场跑得少了,但是借助科技手段,我们的监管更加精密了。解决了针对进口铁矿石这类大宗散货监管的水尺鉴重、固废排查等高度依靠查验关员工作经验的监管难点,大幅提高码头生产作业效能和堆场的周转效率。”

  远程无感监管也让货物的通关效率大大提升。以往,海关关员在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码头查验,需辗转车船,单程耗时近5个小时,碰到恶劣天气交通中断,会严重影响通关效率。如今,该码头40万吨级矿船全卸作业平均在泊时间稳定压缩到60小时以内,码头单日铁矿石接卸峰值达32.12万吨,货物无异常即可实现“卸完即提离”。据测算,在远程智慧监管模式下,每船可以节省堆存、物流及周转成本约12万元,堆场周转率提高约30%。截至目前,舟山海关已累计对455批次、近3926万吨铁矿石实施远程智慧监管。

  “随着‘一岛一功能’建设,越来越多离岛将承接大宗商品的进出口业务,这也为我们推行智慧海关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舟山海关智慧海关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董琦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智慧监管模式复制推广到煤炭、LNG等其他从舟山口岸进口的大宗资源商品,让其覆盖更多离岛监管场地,助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