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四届“乡村振兴返乡大学生创业之星”出炉

青年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朱丽媛 方芳 张慧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8日 第 01 版 )

  □记  者 朱丽媛

  通讯员 方芳 张慧敏

  本报讯  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正为海岛发展注入蓬勃动力。记者昨天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全市第四届“乡村振兴返乡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于近日收官,岑斌、徐蒙磊、应剑娜等10位扎根乡土的农创客、新农人脱颖而出,以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岑斌是岱山县夏以禾生态农场主理人。2023年,他在岱西镇摇星浦村承包下20亩土地,以“休闲农业+绿色技术”模式打造轻生活农场,通过农旅融合业态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承接大型团建活动50余场,实现营业额超40万元,更带动周边果农销售岱西葡萄1500余公斤,联动民宿提升开房率。

  2019年,舟山嗨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蒙磊组建嗨呗在线品牌运营团队,依托“互联网+”模式,深度整合渔农产品、旅游民宿产品及非遗舟山特产等资源。历经6年多发展,该公司年产值达380万元,线上累计GMV突破1亿元。怀揣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今年,徐蒙磊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在普陀区展茅街道创立全国首个市级低空农事服务中心,成功填补舟山“低空+农业”服务空白。该中心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事,推动海岛农业向高效、低碳、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构建资源集聚、服务优化、保障有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不仅为舟山农业注入新动能,更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板。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海岛乡村人才“百千万”工程,着力培育跨界能力优、创新思维活、乡土情怀深、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创业生力军”。目前已构建起百名“头雁”、千名农创客、万名新农人的人才矩阵,累计培育产业“头雁”223名、农创客2624名、现代新农人1.3万余名,建成“没有围墙的创业园”9家,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16个、共富工坊406家。我市创业“园区无围墙、项目无边界、政策无差异、服务无盲区”做法还在全省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