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托起大民生
大江东去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7日 第 03 版 )
点滴录丨大江东去
近日,《舟山市积极发展老人助餐服务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市正全力构建独具海岛特色的“幸福助餐”体系。这一举措精准对接老龄化社会的深层需求,以“小餐桌”撬动“大民生”,将“舌尖上的幸福”转化为老年人真切可感的民生温度。
我市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老年助餐服务面临海岛地理环境特殊、人口居住分散等现实挑战。这份《实施方案》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地照搬其他城市的做法,而是立足海岛实际,创新筑起“幸福食堂+中央厨房+老年餐桌+邻里互助”的四维构架,打造覆盖城乡的立体化助餐服务网络,系统性破解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方案中,公益性与市场化双轮驱动的机制尤其值得关注。通过积极探索多元建设与运营模式,我市在老年助餐领域成功实现了政府责任与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中央厨房辐射网络的建设,不仅有效盘活了现有资源,更为餐饮企业参与公益事业搭建了优质平台。政府推出的每餐不低于2元配送补贴政策,如同“精准滴灌”的雨露,既滋润了困难老人的餐桌,又维系着整个体系的可持续运转。这种“社会资本驱动、企业自负盈亏”的模式,让老年助餐服务在坚守公益属性的同时,也充分释放出市场活力。
此外,“一卡通吃”“一键优惠”“一程直达”等创新举措,彰显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针对小岛和渔农村的特殊情况,积极鼓励推广“银龄互助”“邻里互助”模式,或是依托民宿提供定制化服务,既有效打通了送餐“最后一公里”的堵点,又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治理理念巧妙融合。而将助餐服务纳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则展现了系统化解决养老问题的整体思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市精心构筑的“幸福助餐”体系,看似只是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实则承载着他们幸福晚年的美好愿景。期待这一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让更多的老年人吃上“暖心饭”,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