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口的诗意蝶变
翁盈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6月14日 第 02 版 )
□翁盈昌 文/摄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城市的入口,往往藏着最动人的故事。沈家门墩头入城口的小公园,便是这般令人惊艳的存在。它如同精心描绘的眉眼,以 “新妆宜面下朱楼”的优雅姿态,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城市的蝶变与温情。
曾几何时,这里陈旧的民宅在风雨中斑驳,闲置的拆迁地块被时光遗忘,荒芜与寂寥如同蛛网,缠绕着这片土地。可如今,沈家门街道 “妙手回春”,这片土地如破茧之蝶,焕发了新生。踏入这座占地一万平方米的公园,扑面而来的绿意瞬间驱散了心中的烦躁与疲惫,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这座公园位于沈家门东海西路与天吴隧道入口交界处,墩头天打岩脚下,北靠明代古刹接待寺和民间信仰邱蓝庙,南临沈家门渔港,东海西路与海天大道平行,是沈家门通往定海的交通要道。
公园的设计精巧绝伦,仿若巧匠雕琢的璞玉。它完美利用三角形地形,保留了三个入口,让人流如灵动的溪流,自然地穿梭其中。挺拔的树木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望着一方天地;静静伫立的长凳仿佛邀请人们稍作休憩;透明顶棚洒下的温暖阳光有种独特的温柔;彩虹护栏勾勒出的绚丽色彩,如同“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绮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设计者的匠心独运。而那面水幕墙,无疑是公园的点睛之笔。从公园中间穿过的潺潺流水,似在低吟浅唱李益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又像是在娓娓道来城市的过往与今朝,让人在聆听中感受到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岁月流转与城市底蕴。
宽敞的活动空间,成为了附近居民的 “快乐天地”。在这里,老人们悠闲地唠着家常,孩子们在嬉笑打闹,年轻人则可以享受着片刻的宁静。它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成为了凝聚社区情感的温馨港湾,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春日暖阳下,站在高楼俯瞰,小公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入口。夕阳的余晖为它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辉,流线形的花坛恰似灵动的五线谱,而那点缀其间的花草树木,则化作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共同奏响了专属于沈家门的春日圆舞曲。这一刻,城市的喧嚣仿佛都已远去,留下的只有这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如诗如画美景和内心的那份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与惬意。
沈家门墩头入城口的口袋公园,不仅是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城市发展与人文关怀的生动写照。它让我们看到,城市的改造与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颜值,更能温暖人心,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它就像一位无声的使者,迎接着每一位来到沈家门的人,用它的美丽与温柔,传递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