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物语

妖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第 05 版 )

  □妖微

  乙巳年立春,我走在寒气升腾的小河边。小土丘堆在河中央,几棵梅花树光着枝丫,扶疏在绿波粼粼之间。远山灰蒙,疏离出无边的清寂。在江南,这个带着“春”的节气总是毫无张力地延续着冬日的萧瑟。但时间已经在此刻播下了春天的种子,届时,将花红柳绿、莺飞草长。

  小河对面是一排店铺,民宿、饭馆、商场林立,三三两两的游客从门口经过,仿佛匆匆过客,默片般地从我眼前飘过。我不允许自己在这个日子孤单,于是跨过木质栏杆,走向人群,走向热气腾腾的人间。

  时序至雨水日,整日无雨,但泥土上、花草间弥散着的薄薄水汽。自然界的很多生命被无声地滋养着,蚊蝇蠢蠢欲动,野猫也活泼了很多,在黑色的瓦砾间跳跃,“咻”的一声钻入林中。大地已经从严冬的桎梏中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夕阳西下时,我端了茶水坐院子里独饮,用雨水日的水滋养身心,做个温温润润的闲人。

  时光似水,缓缓流淌。早起时,常常看到土地湿润,草丛间躺着被吹落的花瓣,于是猜测,昨夜定是又下了场雨。晴雨交替、乍暖还寒,转眼已是惊蛰节气。

  朋友来访,带来一包老街的色子糕,用牛皮纸包裹,余温尚存。急急入口嚼,桂花香绽放在唇齿之间,一股软糯的甜迅速包裹了味蕾。沏一壶窨制的桂花九曲红梅。桂花是去年的,旧日黄花在热汤中舒展,米粒般的小花蕾躺在碗中笑,是谁再次打开了她的生命?茶桌上,香炉里的檀香正往外腾云驾雾。朋友道,所有气味在鼻尖打仗。我说,今日惊蛰。朋友道,难怪。或许此刻的他和我一样,感觉应该赋予这个日子与众不同的仪式感。

  待到春分时,漫山遍野都是花。在这些时日里,自然界的每一根枝条,都是通往春天的毛细血管,可以孕育出无数的姹紫嫣红,并显现出不同的叙事风格。清新淡雅的梨花,轻盈如雪的樱花,妖娆娇羞的海棠花……或许是光照好的缘故,小区的玉兰花开得恰到好处,一株株含苞待放,很有精气神。我习惯于在每个节气发一条朋友圈,那日的配图就是这紫色的玉兰花。

  几日后气温骤降,且持续时间较长。庆幸着没有将收集好的冬衣放入洗衣店,翻出几件来继续穿。但此刻的地表温度已经在上升,所以这种寒冷毕竟不似冬日凛冽。正是樟树换叶时,走在路上,常有落叶或随风飘落,或在地上游荡,簌簌作响,平添悠长寂静。抬头望向天空时,往往需要将目光穿透层层叠叠的绿,方能看到蓝天白云的边边角角。这种感觉很奇妙,像在窥探既遥不可及,又近在咫尺的隐私。台阶上常会爬出些不知名的花草,它们仿佛是一个晚上就摇曳生姿的。春天,真是蓬勃呀,花草和心思,都是。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法定节假日,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假期三天的阳光倒是出奇的好,气温也恰到好处,温煦宜人。人们忙着扫墓,祭奠亡者,我也不例外,去未曾谋面的祖父母坟头清扫、除草,去公公的墓前祭拜。白色的插幡和散乱的供品是这个节气给我的深刻印象。

  一路升温,时节奔着春天欢畅吟诵。如果遵循“四时有序”的饮食观,餐桌上的时令蔬菜此时已换了一茬又一茬。先是春笋,因产量低本是稀罕物,趁着春节价格更是居高不下。不出几日,同样名里有笋的芦笋上市,那层表皮将绿意发挥得淋漓尽致,放嘴里嚼,蹦出数声脆响,鲜嫰爽口,立刻领了餐桌上的风骚。我最记挂的还是香椿菜,褐红中带着几抹绿,油亮得可以掐出一汪清泉来。喜欢它的原因不仅在于形与味,更是嚼在口中的那股气息,带着木质的清爽与醇厚,很特别。稍将感觉延伸一下,还能听到风吹树叶的爽朗声响。可惜香椿的上市时间太短,很快在菜场难觅其踪,再惦记,也得等上一年。

  待各种豆子大量上市时,谷雨就到了。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母亲一早就上山采摘茶叶,说是谷雨茶作为“二春茶”,特别肥嫩。于是临时起意,约上朋友上五雷寺茶园喝野茶。

  我们三人一狗驱车上了山顶,于茶林间摆上茶席。泡上一壶碎银子未喝几口,便见白雾突然在山间弥散开来,长了脚似的四处流窜,须臾之间,周围白茫茫一片。远处的山与海已经消失,眼前绿油油的茶园仿佛装点了星星点点的云朵,若隐若现。少顷,山雾散去,周围愈发清亮。如此反复,仿佛是一场山雾忘我的行脚。我们停杯观望,惊叹于眼前奇幻的景象。

  傍晚起了风,天渐阴沉,寒气升腾。我们急急下山,却见山下阳光明媚、空气澄澈,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自然界,真是妙不可言。

  谷雨后将会迎来绵绵春雨,夏天,便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