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窃”书小记
周胤铮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28日 第 02 版 )
□周胤铮
“外婆,我已经读完三年级了,能不能帮我借些大人书?”我手里捧着翻了数十遍的连环画,皱着眉头,嘟着嘴儿,向外婆哀求道。
“啊?大人书呀……”这可让外婆犯了难。外婆目不识丁,外公也只念了两年旧私塾,家里除了墙上的一个挂历和若干用作包装的报纸,几乎没有一张印满方块字的纸。为了满足我蓬勃的阅读欲,就这些连环画还是外婆从村里为数不多的人家那借的。
外婆想了一会儿,说:“我记得你大阿公家里有,他可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可爱书了。”大阿公是我外公的亲哥哥,现已搬到大岛上居住,老房子就在外婆家旁边,是一间砖瓦小屋。
“你外公的阿爹很早就没了,两个儿子全靠你阿太一个女人拉扯大。你阿太很重视读书,说再穷也要供孩子去念书。好不容易供你大阿公念完私塾,等到你外公,念了两年书,家里实在没钱撑不去……”外婆还想继续回忆陈年旧事,我却早已被“传说中”大阿公的书给挠得心痒痒,迫不及待地让外婆带我去找书。
只绕了个小道,外婆和我就来到了大阿公的老屋前。老屋许久不住人,木门紧闭。透过灰蒙蒙的玻璃窗,外婆指着屋里山墙上一个嵌入墙里的柜子,告诉我:“看到没,书就放在那里。我没有钥匙,但你可以从这扇窗户的上面爬进去,那里是坏的,关不牢。”
我依着外婆的法子,缩着瘦小的身子,翻过窗户上沿,刚好窗户下面放着一张大木桌,我很从容地就踩在桌子上,再跳到地面上,扬起了一阵灰。我从里面打开门,让外婆也进了屋。那个放书的柜子足足有两米高,外婆踮着脚也够不到柜门把手。墙柜玻璃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但透过光,我还是能依稀辨认出书摆放得整整齐齐,且开本很大,书名是繁体字,其中有几本印着“紅樓夢”。
外婆和我把窗户下的大木桌抬到山墙边,我急不可耐地爬上桌子去拉开柜门。不料,怎么也拉不开,仔细一看,原来柜门上还有一个小锁。我对外婆说:“外婆,要不我们回家拿锤子把柜子撬开吧!等我看书看好了,再放回去。”
“这不好弄的!”外婆赶紧劝道,“你大阿公可宝贝他的书了,若是被他知道你撬柜偷拿他的书,肯定要被骂一通。以后等你大阿公回来搬书,你去要一下,他或许会给你几本。”尽管我很想将这些书占为己有,但慑于大阿公的“骂”,只能就此作罢。
过了几日,我正在家中无聊地翻看连环画,外婆突然小跑进门对我说:“你大阿公回老屋搬东西,我看他东西都收拾得差不多了,那些书也都已放到板车上,你去看看能不能要几本来。”
我立马起身,一溜烟地跑到小路口,见大阿公和大阿婆正一前一后,推拉着装满家什的板车往东岙码头方向走。去码头的路有一段向上的小斜坡,大阿公拉得比较吃力,我赶紧帮忙和大阿婆一起推车。大阿婆一见是我,高兴地说:“哦,是益益呀,真乖哦,帮阿拉推小车。”
我对着大阿婆和大阿公腼腆地笑着,就“哼哧哼哧”卖力地推着板车爬坡。这时,我外婆也过来搭把手帮忙。见我迟迟不说话,外婆一边推车,一边对大阿公说:“阿哥,阿拉益益蛮喜欢书,你有什么书可以送他几本看看吗?”
大阿公一听,就停下板车,爽朗地笑着,说:“喜欢书呀,那交关好!”说完,大阿公就从书堆中挑了三本书——《俏皮话》《碧空雄鹰》《你怎样思考问题》。我满脸通红地接过书,紧紧地抱在怀里。那个暑假,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了描写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部队的长篇小说——《碧空雄鹰》。
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三本书还完好如初地安放在我的书盒里,而我对书的喜爱也愈来愈浓烈。幸运的是,我现在再也不用去“窃”书了。
如今,纸质书浩如烟海,电子书随时可得,随着社会经济迅速腾飞、信息高度繁荣,我们的阅读方式正变得越来越便捷,阅读选择也牢牢掌握在我们读者手中。对于读者而言,这是最幸福的读书时代!
现在,我们烦恼的不再是找不到书,而是如何在短视频等新媒介的冲击下,让自己去安安静静地看完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