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点勇气生命就可延续

水映空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12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 水映空

  4月2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在定海清陵的生命礼赞园举行缅怀纪念活动,志愿者、捐献者家属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镌刻着31位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名字的纪念碑前,向捐献者表达无尽哀思与崇高敬意(据《舟山日报》4月3日报道)。13年前,年仅13岁不幸病逝的美丽女孩夏晨萱成了我市首例人体器官捐献者,此后同样感人的故事在岛城接续上演,无私大爱在海天之间生生不息。截至目前,除了31位捐献者之外,全市共有6208人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表明这项拯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的崇高事业后继有人。只要一点勇气,生命就可延续,希望更多勇敢者能加入到这场功德无量的生命接力中来。

  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接续生命的伟大事业,每一位志愿者都将创造生命的奇迹。每当有危重病人需要通过器官移植拯救生命时,无论是病人本人还是亲人都翘首以盼志愿者的出现且配型成功。这个时候,一份捐赠就意味着一条生命。

  然而,假如倒回无病无灾的状态,这位潜在的病人以及亲人是否也愿意在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书上签字?恐怕并不一定。问题由此而生:如果大家都不愿在力所能及时奉献,而只想在需要续命时索求,哪来的“天上掉馅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爱。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句话来自一百多年前的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卡内基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时仗义疏财,临死时只留微薄的家产给儿子。斯人已逝,但“我只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句话却绵延后世。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甘于无私奉献,这种“死不带去”的崇高情怀与“不在巨富中死去”有异曲同工之处。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成人之美,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新时代更要将其传承与弘扬。当今的舟山,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成为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无私奉献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其中,登记成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的已达6208人,这无疑是令人欣喜、让人骄傲的。

  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更多的人成为志愿者,才能让宝贵的生命多一重温暖呵护。

  移风易俗,习惯能成自然

  人终有一死,拿有用的器官(遗体、组织)去进行生命接力,既帮助他人又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可谓善莫大焉。做这样的志愿者,只需一点勇气而无须财力、精力的付出。然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具备这点勇气对很多人来说恰恰是最不容易的。先行者的可敬可佩,也正在于此。

  在我市的人体器官捐献者中,既有可敬的老党员老干部,也有淳朴的农民,还有可爱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出生仅10余天,在不幸夭折后成为了光荣的捐献者。这充分说明,只要心中有爱,此事人人可为。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了示范者、追随者,移风易俗就一定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遥想当年,殡葬改革初行之时,改土葬为火化让多少人望而生畏,推进阻力何其大也。再看当下,习惯成自然,谁还会“想不通”?不仅如此,选择生态葬、骨灰撒海的人也越来越多。可以想见,随着观念的进步,特别是志愿者人群的不断壮大,人体器官捐献也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人践行的“寻常事”。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终究会是一场生动的全民实践,人体器官捐献不失为一项具体行动。而风气一旦形成,制度建设就可顺势推进。有的国家已经作出普遍推行器官捐赠的法律规定,拒绝捐赠者必须专门声明,并且由此失去接受捐赠的资格。如此立法,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充分彰显了对生命的尊重。我市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事业起步不早、进步不慢,水到渠成的一天想必不会来得太晚。

  激励加持,倡导奉献为荣

  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虽然逐年增加,但相对于临床及医学研究所需仍远远不够。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总在焦急期盼中遗憾离世,爱心供给侧尚待强化,有效的激励必须叠加发力。

  我市专门设立生命礼赞园及纪念碑,让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青史留名,并且年年开展纪念活动,如此缅怀先驱、弘扬美德也是对后来者的声声召唤。有道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哪怕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成为人体器官捐献者后也能实现人生价值的一次升华,受到全社会高山仰止般的敬仰,这是多么值得追求的荣光。

  倡导爱心奉献,就要在激励机制上下足功夫。生命无价,人体器官也同样是无价之宝,对捐献者及其家属在大加赞赏的同时有必要给予方方面面的优厚待遇,这样才能更好地告慰逝者、激励来者。应当整合社会资源,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如为人体器官捐献者豁免医疗费、提供一条龙丧葬服务、满足优抚老人或未成年子女的遗愿,等等。还可规定,捐献者直系亲属今后如有需要,可优先获得人体器官捐赠。

  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一旦成为常态,生命接力就会生生不息,医学研究也会突飞猛进,这是何等浪漫的生命奇迹!勇立潮头的舟山人最富开拓精神、最具互助情怀。可以相信,用爱心致敬爱心,用爱心温暖爱心,这样的无私奉献终将成为现代海洋城市的一道壮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