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普陀区消防救援大队香榭街消防站一班队员走进普陀消防队史馆,瞻仰学习陈建军烈士的英勇事迹
“陈班长,请您放心”
丛琳 林怡然 陆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4月05日 第 01 版 )
□记者 丛琳 通讯员 林怡然/文
记者 陆炳/摄
“火光中逆行,危难时挺身,你用生命守护生命。愿春风捎去思念,愿警铃不再惊扰长眠。今日清明,我们以最深的敬意缅怀陈建军烈士,铭记英勇壮举,传承无畏精神。”昨天,舟山消防官方微博发文纪念陈建军烈士,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意。
1998年5月15日13时13分,普陀区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停靠在沈家门鲁家峙修船厂的一艘渔船突发大火,情况十分危急。
起火的这艘300吨级远洋渔船,船体结构复杂,起火部位又在底舱,如果不及时控制火势,船体会因变形报废,而底舱大油箱一旦被影响,将直接威胁到现场救火人员和船厂的安全。
在这个关键时刻,身为战斗班班长兼特勤班副班长的陈建军挺身而出,不顾危险深入船舱寻找着火点,在强辐射热和大量有毒气体的恶劣环境中与烈火搏斗,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2岁。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二十七载春秋更迭,陈建军烈士的事迹一直在消防队伍中相传,成为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每逢清明时节,普陀区消防救援大队都会举行庄重的缅怀祭奠消防英烈活动。今年清明前夕,普陀区消防救援大队香榭街消防站一班副班长吉康伍散子,带领队员们走进普陀消防队史馆,瞻仰学习陈建军烈士的英勇事迹,向烈士默哀致敬,并献上鲜花(见图)。
“初入队伍,班长便带我来到这里,如今我身为班长,也带着队员们来到陈建军烈士的铜像前宣誓。这里铸就了我们的消防之魂。”吉康伍散子是一位25岁的彝族小伙子。5年前初入队伍,便被陈建军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从此,一颗争当优秀消防官兵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中。
“陈班长,如今我们的救火装备更加先进,消防救援车的速度也提升了一倍,我们定会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请您放心!”吉康伍散子带领队员们,向陈建军烈士诉说着决心。队史馆内,陈建军烈士生前穿过的警服、战斗服、学习笔记等物品静静陈列,触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陈班长”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着一代代普陀区消防队员前行的道路,这股精神力量,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坚强。“初到舟山时,我还是一个身体单薄、成绩平平的‘新兵蛋子’。”吉康伍散子感慨地说,正是“向陈建军烈士学习”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不断努力训练,永不言弃。入队以来,他的训练总里程超过一万里,成为了战友口中的“万里哥”。他参与灭火救援500余次,多次参加重大突发险情救援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消防员的职责与使命。
27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让陈建军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那片海域。如今,吉康伍散子站在陈建军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给“陈班长”写下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彝族人有首歌谣,‘山鹰折翅的地方,会开出索玛花。’您长眠于东海之滨,而我们将继续以火为令,以身为炬。我会永远记得您,替您守护这海岛平安,正如您当年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