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一丝不苟守住“老味道”

肖肖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1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肖肖

  《嵊泗县贻贝产业合规指引(试行)》近日发布,内容涵盖贻贝产业全链条,对贻贝养殖、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多个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以标准化养殖、订单化生产、无风险销售等方式促进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据《舟山日报》3月6日报道)。贻贝是嵊泗特产,合规指引有益于加工企业一丝不苟守住“老味道”。

  据了解,嵊泗贻贝产业带动近万名群众就业增收。去年全县贻贝产值达12.6亿元,贻贝养殖面积达3.14万亩,养殖户户均收入超30万元,贻贝加工企业出口退税超800万元。越是产业兴旺,越要居安思危。嵊泗县出台贻贝产业合规指引,目的就在于通过规范生产经营,牢牢守住产品质量关,使这一共富产业得以长盛不衰。

  有人或许认为,寻常家庭也能煮一煮、晒一晒,自制贻贝干,对贻贝产业没必要如此较真,只要做到食品安全无忧就行了。但事实上,个人自制是一回事,产业化生产又是另一回事。不妨设想一下,假如西湖龙井一家一个样、一年一个味,还会有品牌辨识度和竞争力吗?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名优特产,都是始终如一严守规范的结果,也是大浪淘沙的“幸存者”。从前的小作坊靠的是家规行规的约束,如今的加工业更要仰仗政府的有力规制和有效引领,这样才能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嵊泗贻贝远销海内外,已日益形成品牌效应,就该守住“老味道”、争创“老字号”。日渐红火的贻贝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共享红利,但企业可以有大小,产品不能有良莠,否则不但会降低品牌的“含金量”,还可能导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果真如此,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共富产业就有一损俱损的风险。

  嵊泗税务部门在制定一系列规范政策的同时,还向企业指明了贻贝养殖、内销、出口上下游“三位一体”涉法涉税风险防范要点,同时迭代升级涉企增值服务,全方位助推贻贝产业链发展。如此未雨绸缪抓规范,实可谓用心良苦。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嵊泗县发布贻贝产业合规指引,致力于为这一共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可喜现象是,生产企业对这一指引普遍持欢迎态度,这表明共守规范、共护品牌的共识正在形成。 

  在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数智赋能成为潮流的当下,传统产业也应不断转型升级,这样才能焕发新活力、增加新动能。嵊泗县贻贝产业合规指引既需要在试行中完善,也需要在实践中创新,从而引领贻贝加工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一丝不苟守住“老味道”的同时,持续注入新质生产力,使这一共富产业与时俱进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