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发展之时正是用人之际

简之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3月03日 第 02 版 )

  海客谈 简之

  春节一过,我市有关部门就分赴各高校及劳动力输出地“招兵买马”。与此同时,新春招聘会也火热上演。定海区新春首场招聘会于2月15日举行,共推出岗位245个,招聘需求人数超1600人,现场初步达成意向251人;2025年岱山县新春人力资源招聘会暨岱籍学子暖港招聘会于2月16日举行,34家企业共推出1000余个岗位需求,现成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9人次;2025年舟山市“春风行动”新春大型综合性招聘会于2月18日举行,进场企事业单位74家,需求人数3029人,达成初步意向258人。本次招聘会上既有大优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重点企业,也有不少中小微企业,涵盖了先进制造、船舶海工、生物制药、酒店文旅、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和领域,而招聘岗位既有面向一线工人、就业困难人员的,也有面向高校毕业生、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跨越发展之时正是用人之际,红红火火的新春招聘会预示着又一个好年景。

  需求旺盛源于形势催人

  我市新春招聘会渐次开张、需求旺盛,这是整座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景气现象。最近几年,舟山积极承接国家系列战略,新区、自贸区建设突飞猛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强劲,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浙江更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海上花园城市建设持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振兴、百业兴旺,正是用人之际。

  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务工人员,多半是先选择城市再寻求就业。道理很简单,在一座欣欣向荣的城市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相反,假如城市环境差强人意,也就难免择业空间小、生活质量低,即使找到了工作也难有归属感。舟山是一座正在崛起的现代海洋城市,就业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再加上现代时尚、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这就对各路人才和劳动力大军形成了“万有引力”。

  新春招聘会年年办,今年的需求尤其强烈。一边是求贤若渴的众多企业,一边是纷至沓来的就业大军,供需两旺之下成交踊跃。海洋产业迅速扩张带来大量用人需求,为今年的新春招聘会提供了种类齐全、层次丰富的大量岗位,可谓“总有一款适合你”。“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样的招聘会阵仗在以往实属罕见。

  需求旺盛的新春招聘会,给“开门红”带来了鼎沸的人气,这无疑是个好兆头。高质量发展需要可靠的人才支撑、充足的用工保障,这样的好势头理应保持下去。当然,仅靠一两场招聘会并不能完全为企业“解渴”,接下来的招兵买马还须各显神通。在环境引人的同时,企业如何留人?这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优化。

  一工难求更应待遇留人

  今年新春招聘会之所以推出大量岗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项目增多。如大洋世家此前因海洋食品冷藏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带来用工人数剧增,一度导致2000余名员工住宿问题,幸好有关部门联合出手排忧解难。再如浙江聚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有员工100余人,今年5月一期项目投产后共需要550人,存在较大用工缺口。诸如此类的“一工难求”,无疑是企业发展中的喜中之忧。

  不过,除了企业扩张带来的增量,也有不少属于员工流失导致的变量,即常见的“节前走一批,节后招一批”现象。每逢春节都要流失一批员工,企业不但面临节后用工荒,还得为重新招工、培训支付不菲的成本。与此同时,那些一去不返的员工大概也面临着重新择业的困惑。说到底,“用脚投票”也属不得已,用工荒之下没有赢家。

  每年春节过后总会出现一工难求现象,实在值得一些企业反思。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除了稳定技术人才,还需要一支有忠诚度的员工队伍。与其春节过后手忙脚乱,不如把功夫下在留人上,尽可能变“临时工”为“长期工”。

  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这样做了,那就是通过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把员工队伍稳定下来。春节期间,不少企业为赶订单、保交付坚持开工,靠的就是员工的忠诚度。一些企业不但平日里优待员工,还安排专车接送员工回乡过年。春节过后常常因“老乡带老乡”使员工不减反增。可见,只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员工待遇,就不怕“用脚投票”导致一工难求。

  破解两难还须机器换人

  数以千计的普工召之即来、来之能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少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相对低下,一些工种仍需要依赖“人海战术”。相比之下,我市那些机器换人、智慧升级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显然已率先走出了用工荒困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也是“用工不慌”的底气所在。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人口红利”已逐渐消退,再加上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就业机会增多,一工难求现象恐怕会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适合从事缺乏技术含量的体力活,从而造成结构性的就业难。这“两难”,正是制造业爬坡过坎需要驱除的“拦路虎”,而破解之策正是变制造为智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强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低碳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也是就业方向。跨越发展之时正是用人之际,专家学者以及掌握现代技术的实用人才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