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聊字
郑健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2月05日 第 05 版 )
□郑健
新年,在中国通常指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前不久中国的春节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成为世界文明的共同标识之一。
元旦也被视为新年的开始,是全球多数国家的法定假日。自元旦至春节这段时间,世界充满了节日的氛围,新年期间,人们常互送祝福,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元旦的早晨我突发奇想,从元旦的元想到无、想到空、想到零,想到有,又从无想到气(气氣炁)。咬文嚼字,“无”思乱想,“无”说“八道”,以此作为元旦的心得体会,拉开迎接新春的序幕。
元,古义指“头”,于是“元旦”便有“从头开始”的意思。冬至既至,正步入三九严寒,阴至极阳始升,春天即将来临。寒冷天气会过多地消耗人体内的能量,人们除了要做好保暖,还应补充营养提升阳气和能量。元旦前后,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当然,运动在消耗体能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热量,促进和补充身体能量,关键是能量平衡。中医学有“固本培元”的说法,这里的“本”是根本;元,即元神。
“元”字中的“丿”若向上超越第二条“一”线,就成了“无”字。无,是生发之前的原点,一旦进入生发之始,便是“元”的状态,达到“无中生有”。因而,“元”也可以解读为“无中生有”。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需要一种“无中生有”的能力。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而是一种蛰伏或孕育的状态,或者是一种梦想幻想理想构想。但“无”字中的第二条“—”的左上再竖一段短线“I”然后在下面加上“、、、、”,就是“炁”字,是指从娘胎带来的能量,是生命之源,又是维持身体内部的自然能量,也是上面所说的“元神”。与空气不同的是,炁需要通过人体作为导体来激活脏腑器官经络穴位等生理功能,来帮助人体到达平衡状态。氣,是由精微谷物转化而来。这里,我们不知不觉地提到了由呼吸进入人体通过肺的萧降的外界自然之气,由口输入人体作为“营养物”的精微谷物通过脾胃运化产生的后天之气,由娘胎里带来的先天元气——炁。气氣炁,分别取之于天、地、人,三者合于人体整体推动生命能量集聚和运化。元气启动了生命活动,为后天之气的摄入奠定了基础,而后天之气又不断培补先天之元气。
与无为伍的是“空”,只是“空”中隐含有边界的意思。“空无一物”,是指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的状况。有时,我们需要“放空心情”,就是通过转移或转换“场景”来实现的。
与“无”、与“空”合群的还有“零”。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平衡态,同时也可表征不同的境界。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断地归零,在不同的阶段需要转换不同的赛道,才会活出人生的精彩,才会永葆青春!
新年伊始,让我们鼓足勇气,培补元气,唤发精神,放飞自我,活在当下,奔向未来。
新年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