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定海古城民俗游“长盛不衰”
陈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5年01月08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陈斌
近日,定海古城迎新民间民俗大会热热闹闹地拉开了帷幕,巡游方阵穿梭古城,民间艺术节目轮番上演,所到之处人群熙攘,热闹非凡。这场民俗盛会不仅为新年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更是定海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然而,在一片欢腾背后,如何让定海古城民俗游摆脱“一阵风”式的短暂繁荣,实现持久的蓬勃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定海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奎光阁、文笔峰、状元桥等文化节点星罗棋布。此次民俗大会,舞龙、跳蚤舞、马灯舞等非遗项目一一亮相,让古老的技艺重焕生机,也让游客们大饱眼福。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民俗游产品仍存在一些短板。活动形式略显单一,巡游、表演大多集中在节日期间,平日里民俗文化展示、体验不足,游客难以深度融入。配套设施也有待完善,古城部分街巷狭窄,游客高峰期易出现拥堵,餐饮、休憩场所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定海古城民俗游若要实现长远兴盛,同样离不开全方位的精耕细作。一方面,应立足本地历史脉络,深度探寻民俗宝藏,科学编排全年民俗活动日程,让古城的文化舞台“不落幕”,游客的探索热情“不停歇”。无论是传统节日的盛大庆典,还是日常的民俗小集,都能持续释放古城魅力;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多元旅游体验,依循古城的人文、地理特质,举办民俗音乐节,让古老旋律与时尚节奏碰撞;开展古城文化研讨会、商贸交流活动,融民俗研学、商业互动、风情领略于一体,助推民俗游价值攀升。
民俗游的韵味不止于表演本身,其核心更在于承载的文化灵魂。诸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知名文旅胜地,巧妙地将当地民俗与千年传承相融,推出古城情景剧、民俗传承展等蕴含传统文化精魂的项目,引得游客纷至沓来,这些成功范例无疑为定海古城照亮了前行之路。
此外,还需思索民俗游怎样与周边食宿、购物、休闲娱乐场所达成共赢,怎样规划出更便捷、更具吸引力的游览线路,怎样优化古城及周边的停车场地、卫生设施、通行道路等硬件条件,切实保障游客游得惬意、消费得舒心。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政府部门精准施策、加大投入,行业协会穿针引线、规范引导,商家诚信经营、创新服务,多方携手共进,充分激活“民俗+”的多元赋能效应,为定海古城民俗游的蓬勃发展筑牢根基,促进民俗游“好花常开”“好景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