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卡了一座蓝色小屋

李慧慧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5日 第 04 版 )

  □李慧慧

  新家附近有一个漂亮的蓝色小屋,我在某书上都快翻出茧子了,这次两位朋友来家里玩,她们平时就喜欢拍照、喜欢美景,我们立马一拍即合,带着她们去寻找那传说中的蓝房子。

  出发前,我们跟搬家似的,透明的伞、草帽、还有美丽的裙子,全副武装,就差没穿个斗篷了。就算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也没能阻挡我们寻美的心情。

  其实搬到新家以后,我第一时间与老公来找过这个蓝色小屋,当时看了一圈没找到,这次在网上重新查找了一下地址,有一位当地网红博主非常详细地说明了要去的地方,说是沿学校对面的小路拐个弯儿就到了。

  雨下得正欢,朋友开车,我盯着窗外,眼睛都快瞪成望远镜了。

  突然,一抹蓝色映入眼帘,我激动得差点儿没从座位上弹起来:“找到了!找到了!”我们看了眼车外的雨,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拿出两把伞走进雨中。按朋友的说法,这雨更适合拍照,更有意境。

  下车一看,两边绿布围墙,乱糟糟的,里头跟个未解之谜似的,似乎是施工进行到一半停了下来。咱们沿着小路走,两边花草被雨水滋润得跟打了蜡似的,绿得发光,粉得冒泡。女儿突然大喊:“到啦!”

  那蓝色小屋,在雨雾里若隐若现,跟网上那些大片儿一模一样,文艺范儿十足,简直是拍照胜地。女儿上看下看,找有趣的地方,两位朋友在周边看了看,我走近蓝色小屋看到“××驿站”的字样,再往右一瞅,心瞬间凉了半截,“厕所”俩字儿赫然在目,这……我们不会是要打卡一间厕所的吧?我不死心,问朋友们,她们笑得差点儿岔气,说:“厕所咋了,楼上才是重点呢!”

  我心一横,踏上那生锈的钢梯,楼上四面环窗,玻璃门挂着一条锈迹斑斑的铜锁链,里头杂七杂八的,一木椅、一桌、一排空书架,这……是原来什么店倒闭了吗?我随手咔嚓几张,下楼遇见一老大爷,一问,他悠悠地说:“楼上不开的。”我一听,心拔凉拔凉的,有点失望,但是本着“来都来了,不能白来”的心情,还是站在屋外拍了几张。

  虽说是个厕所驿站,但照片出来效果杠杠的,雨小了,蒙蒙细雨下,蓝房子更亮了,清新得跟刚出炉的蓝莓一样。我们沿着小屋外的彩虹跑道溜达,远处一艘万吨巨轮,红得跟信号灯似的,在雾里穿梭。朋友说:“这蓝房子,估摸着是给跑步的建的,歇脚用的,也可能是给海上的哥们儿指路的,你看那雾蒙蒙的,一抹蓝多提神!”

  我苦着脸问:“咱们这算打卡失败吗?”

  朋友哈哈大笑:“失败?这哪儿能啊!咱们这是另类打卡,知道不,这多有意思!本来就是来看风景的,你往站这儿一望,景儿美,蓝房子也美,就算它真是厕所,那也是路边的风景呀!”

  除了这个蓝色小屋,其实在某书上,各类博主推荐和分享的舟山最具风情的厕所是足球公园的那个粉色厕所,说是具有加州风情的一个地方,我还没去过,但是看到大家分享的照片,拍出来美美的,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厕所呢?

  有人说,厕所有啥好拍的,也有人说,小小厕所却关系着百姓的“大民生”,也是反映城市文明的一扇“窗”。一个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网红”公厕,也可以是一个品牌,一个文化。

  从某个角度来说,无论我们去打卡什么,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感受生活中的那份美好,那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