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上
海尧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3日 第 02 版 )
□海尧
透过一丛丛蔷薇密密匝匝的花序,我看见一幕比蔷薇更生机勃勃的场面。一溜儿小伙子,着一色的深蓝服装,正热火朝天地训练着,口号声铿锵有力整齐划一。他们攀援上一座10多米高的小楼,然后嗖地跃了下来,敏捷得像常年在树枝上晃荡的猴子,迅猛如冲下山的威武雄狮。
有一次,天还是青灰的朦胧色,山脊与云层之间的分界刚刚露出鱼肚白,我早起晨练,路遇五六个身着橘红色服装的消防队员从一个村子里鱼贯而出,其中一名队员手里提溜着一条丢盔弃甲的黑蛇,长长的蛇身远看像粗粗的绳子,高昂凶悍的头颅低垂着。
这是一群有故事的年轻人,我这样想着。
见识过他们顶着烈日出警,呼啸的车子里一晃而过坚毅凝重的脸庞;无险情的日子里,看见他们在桂太长河边训练,消防车上碗口粗的水管吐着水柱,他们则像出鞘的干将莫邪剑,气势如虹,寒芒逼人。
我很想写一写这些年轻的队员们,火场是战场,警报是命令。很想了解当尖锐的警笛响起,面对熊熊的烈焰,他们怀着怎样的信念闯进火场。社会称他们为最美逆行者,但他们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是职业的使命感?还是对生命的敬畏?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又曾经历了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面对生活和职业的冲突,他们又该如何平衡?一身蓝一身橘红的队服下,隐藏着多少爱与奉献,多少舍小家为大家的敬业精神?云淡风轻的日常背后是怎样壮怀激烈的浓郁情感?
这种渴望酝酿了好几年,特别是经过巍峨的大门,高耸的训练楼,看见“金海路消防救援站”几个大字的时候,渴望愈加强烈。
九月末,十月始,我终于如愿走进慕名已久的“金海路消防站”。一切都很新鲜神圣。一辆辆消防车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威猛高大的车身,像一个个巨人矗立在我的眼前。整齐的装备,如闻鼓声跃跃欲试的战马,蓄势待发。
接待我的是俞指,他是衢山第一批消防队七勇士之一。板寸头,腰杆直,说话谦逊。
他简单介绍了衢山消防队的情况。衢山镇第一支政府专职消防队2001年成立,当时只有7名队员。2018年1月合并于岱山县消防大队,正式编制为“金海路消防救援站”。
荣誉室里挂满了锦旗,摆满了奖杯和奖状。寥寥数语背后是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感恩,是生死之战的凯旋,是一次次的坚定守护,是汗水、是奉献、是无悔、是认可。俞指轻轻地在旁边补了一句:“因为好几次搬迁,许多锦旗奖状可惜遗失了,还有一些放不下收藏起来了。”是的,有多少面锦旗,就有多少次的天灾人祸,就有多少次与死神相搏,就有多少次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问他:怕吗?答:“当时也没想怕不怕,来了就上!”来了就上!我嗅到了这位老兵骨子里的血性。来了就上,面前是火海;来了就上,面前是伸手不见五指冷风刺骨的黑夜;来了就上,直面的是风暴的漩涡;来了就上,前面是酷暑烈日高温。来了就上,警情就是命令。
俞指当过四年的消防兵,入职衢山消防队,直到如今。小岛寂寥,青春激扬,当搬迁的风暴席卷整个小岛,何去何从是个两难的命题。留下?离开?坚守?放弃?诸多建议,答案只在心中。情感的天平不停摇摆,不管选择哪一方,终能平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在《孟子·告子》中如是说。俞指想必在心中也纠结了一段时间,他也最终取义,继续留在衢山尽职消防工作。他说:“我们是在做好事,所以有意义。”芸芸众生中皆为沧海一粟,朴实无华的话语掷地有声。这位消防指战员的形象在我心里高大威武了起来。有同样经历的还有郑恩成先生。
刚跨进消防站大门的时候,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我心里一紧,呀,赶上队员们出警了?俞指笑着解释说,不是出警的铃声,是午休起床的铃声。我暗暗吁了一口气。想必大家平时吃的是囫囵饭,睡的是囫囵觉,你永远不知道警报会在什么时候响起。
短暂的会面与交谈,我不敢太长时间打扰,也许在下一刻警报声就响起了,这些安素守常的队员们就像一只只迅疾的猎豹出击,去排除险情,守护平安!
匆匆离别,心中默念:好人一生平安!
刺耳的消防警报再一次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夜晚战栗了下,终又复归宁静。有他们守护的夜晚星光璀璨月色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