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形成新质生产力竞相迸发的产业高地
一叶扁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20日 第 04 版 )
海客谈 一叶扁舟
浙江世倍尔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倍尔”)自今年8月试投产2.5万吨/年异辛酸装置以来,近几个月产能实现连续爬坡,目前生产负荷已在80%以上,日产异辛酸超60吨,产能还在逐渐提速释放,预计明年产值可达8亿元,达产后产能和市场占有率有望占据国内行业主导地位。世倍尔的出现,为国内异辛酸生产行业带来了一次大的技术革新。其在选择性加氢的特种催化剂研发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可对标巴斯夫等国外一流异辛酸生产公司技术,冲破了国外企业垄断多年的行业技术壁垒,同时也弥补了国内异辛酸产品市场产能有限、产品质量受限、不得不依赖进口的不足(据《舟山日报》12月12日报道)。世倍尔的技术突破不仅优化了舟山的石化产业链,也给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落地背景下,海洋产业争先创优带来诸多有益启示。
世倍尔带来的惊喜
异辛酸是一种石油化工必不可少的催化剂,没有它渣油就无法分解为汽油和柴油。也正因其重要,国外先进企业无不对核心生产技术深藏不露。目前,国内生产异辛酸的企业不仅屈指可数,而且采取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多涉及强酸、强碱,腐蚀性强,安全生产风险大、危害严重。世倍尔的技术突破,对于石化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不冲破“卡脖子”技术壁垒,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仰人鼻息,高质量发展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企业处于市场第一线,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有道是,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自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舟山已形成亿万级油气产业格局,跃升为全球第四、全国第一的国际船加油港口,成为全国供油体量最大、市场主体最丰富、市场竞争最充分的区域,并正在建设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既然如此,也就理当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前列,多一些像世倍尔这样的惊喜。
大产业成就高质量
“做大”“做强”之所以常常形影相随,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作为技术密集型的石化产业,没有规模就没有质量。试想,一家小打小闹的化工企业,怎能承担起需要巨大投入的基础设施和科技研发?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在曾经名不见经传的鱼山岛上傲然崛起,创造了“10年建设任务4年完成”的“鱼山速度”,千亿级石化企业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高质量发展的开端。
其实,在政府招引大项目、大企业的同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一直在寻求强强联合、实施优胜劣汰。道理也很简单,绿色石化产业链环环紧扣,只有足够强大才能加入其中。拥有高精尖技术的世倍尔两年前落地岱山,成为绿色石化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就体现了“好马配好鞍”的适配性原则。
此前,浙石化所需的异辛酸都是从广东等省份购买,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世倍尔的投产为浙石化提供更为稳定、更具性价比的供货来源,做到了上下游联动。接下来,在异辛酸领域,世倍尔有望在产能和市场占有量上占据国内行业主导地位,产品不仅能满足浙石化所需,还可供应广东、江苏、河南等地的涂料、油墨生产企业。
世倍尔成为行业“黑马”,并非孤立现象。近年来,在舟山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绿色石化、船舶修造等行业“舟山指数”“舟山标准”以及领先全国乃至全球的技术屡有出现,海洋产业不断孕育着新质生产力。
优势叠加定能厚积薄发
过去,由于地处交通末端,舟山发展制造业难免带有局限性,也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国际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的形成,尤其是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的落地,使舟山由资源小岛日益变成“天下油库”“天下富矿”“天下粮仓”,也就拥有了发展“前港后厂”加工制造业的优越条件。抢抓机遇承接好国家战略的溢出效应,“舟山制造”定能凭借后发优势一飞冲天。
在舟山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主任何中伟强调,要围绕“三基地两中心”,强化攻坚、久久为功、务实推进。要围绕大宗商品全产业链建设,攻坚项目。强化项目为王,推进一批重大储备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衢山、鱼山、金塘、六横等一批大宗商品产业功能岛,围绕大宗商品精深加工,发展布局一批中下游先进制造项目。
优越的投资环境定能吸引大企业、大项目争相“择木而栖”,而随着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海洋产业新高地将不断凸显。通江达海的舟山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舟山制造”也必将在国际竞争的淬火下愈战愈强。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之下,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诸如异辛酸这样的拳头产品自当层出不穷。
世倍尔勇于冲破国外形成多年的行业技术垄断壁垒,也是舟山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叠加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舟山制造业未来前景不可限量。关键在于,所有的优势都需要人的优势去激发,必须在广纳人才的同时鼓励人人成才、人人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