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早起的魅力
马文静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10日 第 05 版 )
□马文静
当第一缕阳光轻轻地拂过窗棂,世界还在朦胧中,我已经告别安逸的梦境,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起床洗漱过后,倒一杯白水抚去我清晨的困倦,坐在熟悉的电脑前,检查前一天的写作内容,构想新的内容,沉思片刻,敲击键盘写下一章的内容。
我的上下班通勤时间较长,通勤和工作时间加起来要有12个小时,下班之后还要去接女儿晴宝放学,陪她读书写字,谈心入睡,等她进入梦乡之后,我忙过家务,也迎来了自己的自由时光,但那时往往已经是深夜。所以每天的早起成为了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19年的某个清晨,我立下了早起的誓言,一定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光为自己充电。我在手账本上写下计划表,每天早上四时半起床,或看书,或写作,或锻炼,要让自己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之初,早起对我而言是有些煎熬。当时晴宝年纪尚小,就寝不固定,往往睡得很晚,而我的闹钟却是早上依然定点响起。我挣扎着起床,迷茫地坐在电脑桌前,用冰水将自己唤醒缓慢地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坚持一阵子,我的小说创作效率明显提高,我感受到了早起的收获,从那儿以后我的生物钟也自我调整,取代了闹钟的催促。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有科学研究表明说,早起可以提升效率;早晨的大脑是很清晰的,可以处理一些复杂的任务,有助于提高个人成就,而且规律的早起还能改善睡眠的质量,增强心理健康的状态,最主要的是有更多的自我时间,让生活变得丰富充盈。
季节更迭时的早起,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在天津生活的时候,因为冬天有暖气的加持,早起时并没有太多四季分明的界限,早起后我会坐在暖气旁,打开空气加湿器,端着一杯温水边喝着边整理手账本和纲要记录,灵感涌来,很快速地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偶尔空气加湿器会提醒我该加水了,那会儿家里的暖气足,穿着夏装也很舒服。
而舟山,冬季又冷风又大,离开被窝之后我会跑到书房打开小太阳暖风机,再穿上厚厚的鞋袜和睡衣,煮一杯咖啡放在手边,打开加热鼠标垫,开始调整状态,一边喝着热咖啡,一边等待着整个身子暖起来,再将手放在冰凉的键盘上,敲敲键盘找找感觉再写作。
我的写作状态是很连贯的,只要坐下写作投入之后,甚少起来活动;也正因为如此,导致我的颈椎不太好,手腕也有了腱鞘炎,我承认这不是个好习惯,但早起时间太珍贵,我舍不得浪费一分一毫,老公发现后,还专门买了一个提醒我站起来活动的小卡片,就摆放在我的电脑屏幕左前方。从那之后,我每次都会写半个小时再起来活动半个小时。
我的身体已经适应了不管几点睡都能定时清醒的节奏,也因为早起,让我写出了《仪表唐糖》和《最佳入殓师》并且获得了两次优秀作品奖,这于我而言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早起不仅是我与时间的较量,更是一场内心与世界的对话。
早起,不仅是对时间的珍惜,更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个黎明的醒来,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键盘的敲击,都记录着思想的跃动。四季的变换,见证了我内心的成长与坚韧。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如晨曦般明亮,指引着我勇往直前,追寻更多的美好。
在这条早起的路上,我学会了倾听内心的声音,收获了自我关照的重要性。
每一个清晨,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次早起,都蕴藏着无限可能。让这份初心,伴随我探索未知,拥抱生命的每一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