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我市举行
央媒省媒记者探寻乡村振兴“舟山样本”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12月05日 第 03 版 )
市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 朱丽媛
通讯员 刘家栋 胡晓
本报讯 12月3日至4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舟山举行。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近20家中央、省级媒体30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我市基层一线,探寻乡村振兴的“舟山样本”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
蜿蜒的青石小道、潺潺的古桥流水、色彩斑斓的民俗壁画……走进定海区干石览镇新建村,舟山渔农村独特的文化韵味引得记者们纷纷驻足,用镜头定格如画美景。在长250多米的“功勋号”绿皮列车里,记者们穿梭其中,感受着传统工业与现代文旅交织的魅力;在乡村艺术馆,以渔民画为灵感源泉衍生出的海洋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引得记者们发出阵阵赞叹;在南洞射箭馆,记者们体验传统射箭运动的乐趣,领略乡村生活的多元活力。
“这是我第一次来舟山。新建村是一个美丽乡村样板,这里不光倡导共同富裕,还把村民精神文化需求融入到乡村发展当中,一些老百姓通过渔民画增加了收入,这让我感触很深。”中国网新闻评论部记者李书平称赞道。
采访团又来到普陀区展茅街道黄杨尖村。作为我市美丽乡村的“后起之秀”,近年来,黄杨尖村成功打破楼宇、区域、部门等各种“围墙限制”,探索普惠型乡村创业新模式,成立了全市首个“小岛你好”乡村创业基地,目前该村已汇集各类业态50余家、聚集乡创客150余名。
在“兔子市集”了解稻米茶制作手艺,在“台爸王”感受台胞异乡创业的动人故事,在“55公路咖啡”品尝美味村咖……黄杨尖村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浓郁的乡村创业氛围,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见图)。
潮新闻记者梁亮点评道:“黄杨尖村虽然是个小村子,但却有丰富的业态。村咖、民宿、市集等,不断吸引外地游客进村,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我觉得,普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实实在在。”
在岱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记者们参观采访了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富碳农业集成应用示范项目、自动化育苗工厂、未来农场等农业项目,自动化农业设施、种植数字化管理平台、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等新技术、新设备,对海岛设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赞叹不已。
据了解,参加此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将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素材,通过各自所在新闻单位的媒体矩阵,全方位展示基层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瞩目成就。